引言:
在当今社会,‘性丑闻’总是一件非常让人不齿的事情。一个男人但凡沾染上情人、小三这类麻烦,轻则名誉受损,重则前途尽毁,遭人唾弃。
但有个国家却显得格外特殊,情妇文化贯穿了这个国家的历史。上到高官文豪,名人政要,下到普通百姓,一种过度旺盛、炽烈灼热的‘情欲’,像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流淌在这个国家的角角落落,这就是浪漫之都,情妇文化盛行的法国。
年,克林顿‘拉链门事件’轰动全美,美国检察官就克林顿总统和其下属莱温斯基的关系,向国会递交了一份长达页关于对克林顿总统的调查报告,克林顿总统也险些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位遭众议院弹劾的国家元首,这起事件让一国元首的克林顿灰头土脸,留下笑柄。
同样的事情在年发生在了法国总统奥朗德身上,被爆与女演员朱莉加耶偷情后,奥朗德干脆直接宣布与女友瓦莱丽特里耶韦莱分手,选择和情人在一起。对于自家总统奥朗德的劈腿事件,法国国民却以宽容待之,在此之后奥朗德的支持率,不降反升。
同样是出轨,两位总统的待遇可谓是天差地别,只能说奥朗德运气好,生在了法国这个激情四溢、放浪形骸的国家。直到今天,你很难在法国新闻中看到关于男女之间的绯闻,因为法国有个观念深入人心,那就是公众的知情权止于卧室门口,每个人的私生活都受到了法律的保护。
法兰西人对‘情欲’如此宽容的缘由要从中世纪的法国说起。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由于各种原因,当时法兰西贵族阶层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情妇文化”,一个富裕的法国人在其合法的家庭之外,偷偷包养一两个情妇是极其常见的事情。
宗教赋予婚姻任务,宫廷式爱情爆发
要了解法国情妇文化的起源就要了解欧洲的婚姻制度,了解宗教与中世纪欧洲婚姻制度的关联,了解当时欧洲各国统治者的婚姻与国家政权的交替关系。
中世纪的欧洲是基督教的世界,当时宣扬神权大于军权,哪怕是各国君王,他们的加冕,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来自宗教教条的限制。而当时的宗教对待婚姻是非常严肃的,教条规定了每个人都要恪守一夫一妻制,那么离婚就是一件禁忌之事,哪怕是国王,也不能随心所欲的换个妻子。
并且宗教规定只有合法结婚的妻子生下的子女才有国王的继承权,私生子是绝对没有继承权的。对于当时的欧洲皇室来说,婚姻与继承权事实上是最重要的法律概念,这直接决定着领地与权位的归属,这也是为什么欧洲国家有多次是女性继承人。
婚姻成为利益交换产物要知道,不管是任何时期,拥有了一定的身份地位,那么你的婚姻就不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了。因此当时王室贵族之间的婚姻基本就是政治联姻,利益结合,婚姻只是一桩生意。就算是国王,他们的婚姻也从来没有自主权,王后是早已经安排好的联姻。
这样的婚姻制度自然造就了一对对没有感情的夫妻,他们只需要例行公务的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然后就各找各的情人。当时的宗教规定了一夫一妻,但是允许有情妇\情夫\婚外情的存在。
因此,中世纪的欧洲国王,很多都有官方情妇,并且不止一位。这就非常类似于我国古代皇上的妃子,皇后是政治联姻,而后宫嫔妃则由自己挑选。有所差别的是,当时欧洲的王后和贵妇人也都会有自己的情夫,这点是古代妃子比不上的。
同样,欧洲上流社会的男女虽然没有国家赋予的政治任务,但彼时他们都是由有爵位的贵族组成。贵族之间的联姻考量的是地位、经济方面的匹配,爱情是最不值一提的择偶条件。
因此彼时王权贵族的婚姻都是利益交换下的产物,爱情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不可及的奢望。
宫廷式理想主义爱情爆发在这种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前提下,到了11世纪法国贵妇人和骑士重新定义了传统的爱情观念,在恋爱中强调骑士精神这种理想主义爱情。他们把这种爱情称为“优雅之爱”,也就是法国古典文学书籍中经常提到的宫廷式爱情。
宫廷式爱情的女主角大多是已婚者,并且是骑士所侍奉的君主之妻。由于长久的侍奉,骑士对这些贵妇人心生爱恋,但止于精神层面,少有肉体上的结合。最初的宫廷式爱情不包括性,很大程度上是柏拉图式爱情。
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欲又哪有那么容易控制,后来宫廷式爱情往往会从柏拉图式爱情转变成情欲的肉体关系,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婚外恋’。这种爱情变成了对‘情欲’的渴望,抛弃无关日常生活琐碎,抛弃枷锁般的婚姻,爱情就要为之生、为之死、为之发狂。
到了13世纪,这种为爱情不顾一切的理想主义爱情开始向下渗透,慢慢演变成了民间人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婚外情文化也就是情妇文化,开始在法兰西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温柔乡还是政治场,法国沙龙中的女性魅力
一些人可能在这里还会有些疑惑?国王或贵族们偷偷包养了情妇还能理解。但身份尊贵,整天待在闺中的贵妇们又是如何有机会幽会情夫呢?
这就要提到法国的另一个特有文化——“文化沙龙”。
沙龙是法语salon的音译,最初指贵妇人接待名流聚会的客厅,后来引申为评论沙龙的报刊文章,乃至定期举办的美术展览会等等。
在17至18世纪,文化沙龙在法国蔚然成风,这些沙龙最初举办于贵妇们的闺房内室中。沙龙女主人往往身穿精致的衣物坐在床榻上,无数风流文人或名流贵胄成为她们的座上宾,这些人聚在一起探讨哲学、科学、文学等深刻话题。
更为重要的是,法国早期的沙龙文化使得男女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发生改变,在讲究语言与仪态的文人和贵妇的影响下,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露骨。沙龙倡导‘献殷勤的艺术’,指男性对待任何女性,都要像对待自己心爱的人一样,要通过多样的角度、意象来谈论爱情、赞颂爱情。
卢梭就曾说过:和一群哲学家讨论道德问题,不如和一个巴黎的美妇人讨论。这句话就是用来称赞沙龙女主人的。
例如18世纪法国公认的沙龙女王蓬帕杜侯爵夫人,她一方面经营着法国最热闹繁华的艺术沙龙,是法国艺术和文化的守护者。另一方面,她也利用了自己经营的沙龙,结识到了年轻的路易十五,最终成为“国王的情妇”。
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笔下《茶花女》女主角的原型阿尔丰西娜·普莱西也是一个混迹在各种沙龙中的交际花。拥有绝世美貌的她也经营着自己的沙龙,让当时上流社会的男人们都喜爱并围绕在她的身旁,心甘情愿赠予她大笔金钱。这其中小仲马、李斯特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普莱西也利用沙龙周旋在多个情人之间。
当然,不带偏见的说,沙龙聚集了当时法国不同阶层的文人雅士和贵族,这些人的探讨为法国的艺术文化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在这些沙龙中,法国特有的浪漫主义也逐渐成形,沙龙为这些情欲旺盛的男女提供了一个极具素养又染有情欲色彩想象的场合。
沙龙也让当时的法国女性思想得到大大的解放,当这些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时,她们就自然而然的提出了女性身体的自主权,开始全新两性关系之间的角力。
夫妻潜规则,法国的“五七制”情人时刻
从欧洲中世纪宫廷式理想爱情的爆发,到沙龙文化浪漫主义的崛起,到了今天,“情欲”二字在法国人的心里已经普遍扎根。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法国更是有一个“五七制”的浪漫潜规则。即指从下午五点下班到晚上七点回家报到的这段空闲时间,往往是夫妻双方与各自情人幽会的黄金时刻。也正是这一“人性化”的潜规则,让法国人的离婚率在全球范围都属于低水准水平。
而随着数次性革命风起云涌后,法国的“五七制”浪漫潜规则便渐渐成为历史,因为如今的法国人随时随刻都可以去“浪漫一番”。
根据法国IFOP民调所公布的一份“性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巴黎地区68%的男性和50%的女性表示自己至少体验过一次“一夜迷情”,44%的巴黎人坦言自己曾经和“不怎么熟悉的人”滚过床单。
除此之外,法国人一生人均拥有19个性伴侣,其中男性人均有25.6人,女性人均有11.4人。
到了今天,法国人终于把生性浪漫刻在了骨子里,法国也正渐渐成为一个解放和自由至上之地,也成为了一片典型的性自由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