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渔女服饰之美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费用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89217.html

□记者郭芳蓉魏晓芳苏凯芳文/图(除署名外)

泉州申遗成功后,本地特色文化成为游客必打卡项目。(资料图片)游客体验蟳埔女服饰(市文旅局供图)

身着惠安女校服的小岞中学学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康爱芳摄)

蟳埔女服饰店展示的服装

李丽英展示崇武山霞(左)和净峰小岞(右)一带的头巾差异簪花围是蟳埔女服饰一大特色(资料照片)

勤劳的惠安女(资料照片)

文化创作也有助于传承(资料图片)

众所周知,福建有三大特色渔女,分别是惠安女、蟳埔女和湄洲女,泉州占有其二。特殊的服饰文化早已成为泉州海洋文化的一种符号载体,不仅蕴含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也凝聚了当地群众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学、哲学及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

自申遗成功后,泉州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打卡地”。在感受泉州文化的同时,体验惠安女服饰、蟳埔女服饰成为许多游客的必打卡项目之一。

近期,网络上屡屡出现不规范的渔女服饰穿搭,让网友们诟病的同时也让当地百姓直呼不尊重本土文化。在服饰文化日新月异的当下,如何提升市民及游客对本土渔女服饰文化的尊重和了解,近日,记者据此展开调查。

现象

游客戴簪花围

穿吊带搭背心

簪花围、大裾衫、宽腿裤……这是一套传统的蟳埔女服饰的标配。记者在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发现,诸多来泉州的游客晒出了自己的“打卡照”。优美而又富有特色的服饰吸引了众多网友点赞,不少人还表示要到泉州体验一下。

不过,记者也留意到,有些网友晒出的照片上虽然簪着花围,身上穿的却是吊带裙、背心、短裤的搭配。还有个别人身着蟳埔女服饰,却露出满是刺青的手臂,甚至比出不雅的手势,让人看了十分反感。

观点

传统服饰混搭

各方看法不一

蟳埔女服饰不仅是当地独有的文化,也是代代蟳埔女性勤劳奋斗的精神象征。对于游客晒出的服饰混搭照片,不同群体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

网友: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有损蟳埔女形象。”“应该换上当地的衣服。”一部分网友认为,穿着过于“暴露”与传统不相匹配,有损蟳埔女的形象,也是对当地传统服饰文化的不尊重。

“好帅啊,很有风味。”“很高级,跟以前的风格完全不一样。”“特别喜欢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游客们的穿搭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每个人都有穿衣自由,穿着不应受到限制。

当地居民:破坏传统形象

“这样穿还将照片传播到网上,很不合适。我们有自己的传统民俗,希望有些年轻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做到基本的尊重。”蟳埔的黄阿婆对于个别游客的“个性化”穿着十分不满。聚在一旁聊天、挖海蛎的当地老人们也都不认同这样的行为。

在蟳埔社区的一家服装体验店,当地居民黄女士和店主正在闲聊,说起这种现象,她直言:“蟳埔女服饰是保守的,以前是为方便劳作而设计的,像网上这样穿简直是乱来,会让不了解的人误以为蟳埔女就是这样的形象。”

商家:尊重消费者想法

记者走访发现,在蟳埔社区里,可以体验蟳埔女服饰文化的店铺有十余家。这些店铺的体验价大都是40元一次,可提供簪花围服务和不同款式的蟳埔女服装。若游客不想穿蟳埔女服装,有的店可适当降低价格。

“不少游客只想梳个蟳埔女的头饰,不想穿服装。”黄丽泳在蟳埔社区经营着自己的工作室,同时她也是蟳埔民俗文化推广者。她告诉记者,随着一些网红身着自己的服装、头簪花围拍照“打卡”,并把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后,不少游客纷纷效仿。面对这样的情况,只要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他们只能建议,如果游客不理会,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尊重游客的想法。

专家:猎奇炒作不符合主流审美

“如今网红打卡、直播带货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体现了新时代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华侨大学通识学院副教授肖北婴认为,一些游客将身着渔女服饰的照片发到社交平台,可以很好地推广泉州的传统文化。不过,有些人是抱着猎奇、搞怪、带流量的心态拍摄展示这些照片。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不符合主流审美的争议图片。

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丰泽蟳埔女服饰”代表性传承人黄晨认为,部分网红的服饰混搭实则是对当地服饰文化的一种破坏。

“大众审美都有普遍的标准,争议照片虽然不违法但是违反普遍的审美,也有可能是拍照者的自我炒作行为。”泉州市非遗传承保护中心主任丁聪辉说,在《非遗文化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表示,争议照片的出现,也提醒我们要加强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宣传和引导。

调查

年轻一代传承亟待重视

在泉州,渔女服饰除了蟳埔女服饰,还有惠安女服饰。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不管哪一种服饰,如今愿意在日常生活中穿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当地年轻人只有遇到重大喜庆节日或为了拍照才会穿,有些人对于所在地的渔女服饰已经知之甚少,渔女服饰文化的传承面临窘境。

穿衣为拍照

平日不常穿

“我们当地人祖祖辈辈都穿惠安女服饰,现在年轻人好像都不穿了,尤其是在外工作、读书的年轻人,因为少回家,对我们的服饰文化接触自然也少。”惠安女服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丽英说,她之所以如今坚持从事惠安女服饰的创作和宣传,也正是想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并喜欢惠安女服饰。

李丽英告诉记者,如今虽然有不少年轻人购买她创新后的惠安女服装,但是最多也是穿着拍拍照,并不会作为日常的服装。“我们的服装毕竟还是很有特色,穿了会很显眼,许多年轻人也就不敢穿出去。年轻人渐渐不穿了以后,对其服饰文化的了解也就慢慢变少了。”

这样的情况,在蟳埔社区当地亦是如此。村里目光所及之处,穿着蟳埔女服饰的也大都是中老年人。

本地人不熟悉

外地人易混淆

记者注意到,在本地一个分享这种混搭穿法照片的文章评论区有网友问:“这个上衣是惠安小岞独有的吗?好像和崇武不同。”分享的作者回复道:“好像是小岞独有的。”可见,当地的年轻人对惠安女服饰也并不太了解。

李丽英介绍,目前以惠安女服饰装扮的人群,主要分布在崇武、山霞、净峰与小岞四个乡镇,其中崇武镇和山霞镇的惠安女服饰一样,小岞镇和净峰镇的一样。虽然表面看起来都是黄斗笠、包头巾、短上衣、银腰链、宽筒裤,但是其制作工艺和风俗却不尽相同。如斗笠的大小、重量、笠面和尖顶的弧度等方面都有所区别,银腰链的制作工艺、图案样式及其寓意也有所不同,头巾的材质和大小也有所区别。

当地人都不甚了解,更何况外地人。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游客,发现他们都不知道惠安女服饰之中也有差别,甚至还会混淆泉州本地的惠安女服饰和蟳埔女服饰。“感觉都是花上衣、黑裤子,头上有装饰。”游客小林坦言,若不是实地体验,听到相关人士的讲解,是分不清的。

体验店逐年递减

不重视文化传播

李丽英说,几年来,惠安服饰体验店数量逐渐减少。一方面是因为惠安女服饰的价格较高,另一方面则是受疫情影响游客减少。很多店铺为此不再提供体验服务,改成了专卖店。

除此之外,记者在蟳埔社区走访发现,有的服装体验店为了盈利,一味迎合游客的需求,甚至掺杂其他服装供消费者挑选搭配,无法承担起本土渔女服饰文化的传播者角色。“有的消费者想要搭配旗袍,我就购买了两三件摆放在店里。有些人不穿我们当地服装我们也管不了。”当地一经营蟳埔女服饰体验店的店主说道。

建议

保护传承不忘创新

惠安女服饰和蟳埔女习俗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如何引导游客尊重传统服饰文化,本土民众如何发展和传承渔女服饰?对此,不少人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增强自信

引导商家和群众参与传承保护

“如果开服装体验店的店主能够经过相关培训,由相关部门颁发证书后再经营,这样有利于传统服饰的传承和保护。”黄晨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对开设服饰体验店的商家进行专门的培训。当游客提出不合理的着装要求时,店主可以进行劝导,并为游客解说其中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引导游客尊重渔女服饰文化。

黄晨表示,发现有损渔女服饰文化的行为时,不管是商家还是当地人都有义务及时制止。

“泉州申遗成功后,渔女服饰体验也随之走入大众的视野。我们应该趁着这股热潮将渔女服饰文化传播出去。”丁聪辉认为,增强当地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家乡认同感也很重要,要让当地村民在平时就加入传播文化的阵营中。

重视传承

开展非遗服饰进校园活动

当下,泉州多项非物质文化项目纷纷走进中小学生课堂。在惠安,小岞中心小学建立了惠安女服饰展馆,《惠女传奇》校本课程走进学生课堂。每逢周一升旗仪式,身着惠安女校服的小岞中学学生成了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高校,年起黄晨就受邀走进黎明职业大学,以课程融入的方式在服装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入蟳埔女服饰的设计、制版与工艺制作等模块。李丽英也走进惠安多所学校,为学生普及惠安女服饰文化知识和制作工艺。在她看来,让更多的人喜欢穿、愿意穿,这是传承中最重要的环节。

“希望不管是学校还是非遗传承人,都要肩负起责任和使命,持之以恒干好传承这件事。”肖北婴说。

守正创新

迎合时代和年轻人需求

李丽英致力于惠安女服饰创新多年,在采访现场,她给记者展示了她用传统惠安女的新娘装创新改良后的服饰。据她介绍,在惠安女服饰中,新娘装是最漂亮的,但只有结婚的时候才能穿,于是她便将传统的新娘装改造成生活装。

传统的新娘装称为“贴背新娘装”,当地人简称“贴背”,上衣由一件小花衣、一件马夹、一件袖套组成。李丽英将这三者合一,并将上衣整体做成单色,再做一个隐形拉链,变成了生活装。“现在很受欢迎,价格也不像传统的惠安女服饰那么高,主要是可以在生活中穿。”

“时代在变化,审美观也在变化。要紧跟时代,就要创新,但是也要保留好一些传统的东西。”李丽英告诉记者,曾有人跟她说改良要大胆一些,但她认为还是要以保留传统元素、尊重传统服饰为主。“守正创新,创新的原则是让惠安女服饰更便捷、更时尚,让更多人、更多年轻人在生活中愿意穿上我们的惠安女服饰。”

“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需要换种方式与年轻人对话。”丁聪辉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可以将流行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进行再创新。

链接

惠安女服饰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概述了惠安女服饰各个部分的特征。斗笠是惠安女现代服饰最显现的部分,主体色彩是纯黄色的,非常鲜艳。头巾是惠安女服饰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虽然每条头巾的花纹均不相同,但都比较清晰、淡雅、悦目。衣服最大的特点是“衣短露脐”。惠安女的腰饰,一种是用各种色彩的塑料带编织而成,总宽约7至9厘米,色彩非常醒目;另一种是用银打制成。惠安女所穿的裤子主色调为黑色,显得稳重、大方,又容易搭配其他颜色的衣料及饰物。

蟳埔女服饰

蟳埔女的服饰俗称“大裾衫、阔脚裤”,头饰俗称“簪花围”,这些闽南渔女特有的装束体现着海边生产劳作的特点。头饰中常用的素馨花、含笑花、粗糠花,据说是宋元时期阿拉伯人蒲寿晟带来移植于当地的,流露出异域文化的气息。蟳埔女所着衣服多由棉麻粗布制成,宽松舒适,上衣为斜襟、七分宽袖、右衽,俗称大裾衫,裤子为七分宽腿裤,这样的设计便于在海滩上劳作,挑担行走又轻松自如。以往的衣服以蓝色、灰色、黑色为主,朴素又耐脏,而头发也是刻意盘成一圈,再穿一根骨簪固定,防止低头时长发垂下影响劳作。早期蟳埔女头戴之花并非自己采摘,而是亲戚朋友在喜庆的日子里互相赠送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61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