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作者一皮君,未经作者本人允许,严禁转载本文任何部分!
很久没拍过程了,理由就不多讲啦,五味杂陈。
订单差不多停了有小半年了,虽然现在依旧是各种忙,但是起码很自由,可以有很多时间去尝试各种皮料和款式,现在并不急于做出什么东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大概这才是所谓的初心吧。
---------先放几张成品照---------
这次拍摄过程相比之前没那么详细,毕竟现在封边、缝线之类的教程到处都是,所以这些部分干脆就直接略过了。不过还是有六十多张图片,流量少的用户慎点,最好等有WIFI的时候再看吧。
这个款式是我最近在做的系列,因为版型相对成熟,所以这次就直接开料制作了。有趣儿的是,在做这个包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个皮料的名称,只知道是植鞣马皮,皮料是圈内知名皮料供应商提供的,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姑且用代号“皮革小帅”来称呼他吧;
刚拿到这个皮的时候我内心是十分纠结的,因为看起来比Wax更像是疯马皮,都是比较粗犷的风格,唯一区别可能就是这是植鞣“马皮”。不过在制作过程中渐渐熟悉之后,感觉相比wax、horween之类它的手感更为细腻,颜色及触感和澳洲袋鼠皮很相似,但又具备马臀皮的抗拉伸特点。因为也是植鞣皮,可以封边,只是比意大利协会那些软植鞣更软,封边相对比较麻烦,边油是个不错的选择。
下面进入正题
-1-下料(皮革厚度1.2mm)
-2-卡位部分要对贴所以先涂胶
-3-使用滚轮压实
-4-裁掉多余部分,最好是全部粗裁贴合,之后再沿着版型细裁,不过为了省皮料,我只能这么干了。
-5-卡位正面
-6-卡位背面(先放一边)
-7-安装拉链的边缘要先打孔,再封边,如果先封边再打孔,边缘会严重变形,软皮尤为如此。
-8-因为使用的是固定边线器,为了边线饱满,需要先进行削边。
-9-先冷压一遍,压出导轨,热压的时候不容易失误。
-10-酒精灯加热,加热到什么温度,可以用废皮试验,还有个方法就是观察金属表面,加热过程会有明显雾气覆在上面,雾气完全消失温度就够了。
-11-这样压出的边线更加饱满
-12-因为事先打孔,边缘也不会变形。
-13-用目砂纸稍微打磨一下
-14-给边缘染色(本来是无需染色的)不过做对贴,最终边缘是很多层,因为内皮颜色不同,染色相对保险一些。
-15-染料干透后涂封边液再用棉布抛光(不能用打磨棒)
-16-三层叠在一起有点厚,卡位边缘需要削薄。
-17-我有不过考虑到大多数人没有机器,所以用刀演示。(削薄厚度是根据最终总厚度来决定的,为什么有人做的东西规整,因为每一步都是计算好的。)
我最后是植鞣革封边处理,所只削掉了0.8mm,刚好是内皮厚度,否则最后的边缘没强度,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去用植鞣革做太过精细的薄款皮具的原因,好看是好看,可是随便一磕碰边缘就凹了,所以如果要做到很薄,最好是上边油。
-18-把需要涂胶的地方打毛,然后涂胶粘合。
-19-拉链处理(使用黄胶)
-20-我知道的有两种折法,就演示我常用的好了。
-21-先正面折个三角
-22-再折回反面
-23-反面
-24-正面效果
-25-反面效果
-26-对好位置粘合(也是用黄胶)
-27-反面效果
-28-里皮贴合,因为外皮较软,就用了全部贴合。如果是比较硬的皮,最好只做边缘贴合,否则整个包就会显得很僵硬;
-29-裁掉多余内皮
-30-用斩沿着外皮的孔把内皮打透
-31-拉链缝合
-32-拉链缝合
-33-这样全部叠起来还是有些厚
-34-卡位这边单层厚度有2.8mm了
-35-那就再削去0.8mm
-36-随便做个拉头
-37-把拉头装上去
-38-最终粘合
-39-因为铲薄会使边缘变形,最后粘合好的边缘就不够平整,可以用刀这样把边缘修平。(手要稳哦)
-40-使用打磨条打磨平整(无需光滑)
-41-平整是为了压打斩线,边不平线就不直,线不直打斩就不直,打斩不直缝线就不直,所以每一步都不能错。
-42-即使在版型上计算过斩孔,也要做一遍标记,皮革不是纸,有延展性。
-43-做过起鼓的边缘,打斩时候斩要向外倾斜一定角度,这样才能保证正反边距的一致,具体角度要根据起鼓的坡度来衡量,这个是经验。
-44-卡位地方注意,要跨过去。
-45-打豁就不好了
-46-正面线迹
-47-反面线迹(还算直吧)
-48-先染色再削边
-49-压边线
-50-打磨边缘
-51-继续染色
-52-待染料完全干透(务必干透)
-53-涂封边液,使用棉布抛光。
-54-边缘上蜡加固
-55-制作完成
-56-制作完成
今年有时间的情况下会尽可能多拍些制作过程,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交流,除了购买渠道或者索要图纸,其他问题都可以让小编代为回复。感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