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长幼小衔接,您准备好了吗

白癜风怎么引起 http://m.39.net/pf/a_6559327.html

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的这种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幼小衔接不当会造成孩子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方面的种种问题,身体上的不良反应是,孩子会容易疲惫,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心理上压力大,自卑,厌学,社会适应性方面表现出孤僻,不敢跟人说话,不爱与同学沟通。这些问题都对孩子以后的人生有很大影响,所以,幼小衔接这个重大的转折过渡期对于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那么作为家长要怎么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顺利渡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过渡期,为孩子的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呢?

心理准备

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心理准备过程,有的小孩子会出现恐慌,不想离开自己习惯的幼儿园环境。这时候家长们就可以慢慢给孩子灌输一个“上小学很自豪”的思想,使孩子觉得自己一直处于成长的过程中,相对于幼儿园小朋友来说,自己已经长大成“大朋友”了,要去小学学习更多的知识。

体能准备

这方面的准备并不是要使学生跑步或者什么,主要是指孩子能够“坐满三分钟”,由于小学与幼儿园教育有所不同,幼儿园教学以动为主,而小学教育需要安静听讲,因此,能够坐得住是小学一年级必修的一项体能。

能力准备

主要是指学生有意注意力和无意注意力两方面能力的养成,小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会开小差等,这样的不良习惯不利于今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方式

要培养孩子严格的时间表,课程表。由于幼儿园教学主要是活动教学,寓教于活动中,因此对于严格的课程表没有很大的概念,而小学以学科教育为主,需要分科目按照课表进行教学、学习,因此,孩子在小学一年级阶段需要做学习方式的调整。

物品准备

小学生需要用到很多的文具,相对于幼儿园来说,有一定的知识巩固练习,需要准备以下物品:

1.书包

(1)妈妈们最好带着孩子一起去挑选,孩子自己喜欢的看中的书包会让她每天心情也好一些哦。

  小提示:高年级和低年级孩子的书包在大小和书包带的宽窄上都不相同。购买时首先要跟卖家说好,是给一年级小朋友买的,他们会给推荐稍小号的书包。

  (2)挑选书包时要注意:要选质量稍好,自重比较轻的书包,特别注意要选质量好的双向拉链,孩子上学后,会无数次的拉开书包拉链,链接的质量很重要。

  (3)挑好书包的样式后,一定要给孩子试背一下,要注意看看肩带距离是否合适,6岁左右孩子肩膀还比较窄,如果肩带距离过宽,会很容易滑到胳膊的位置,孩子背起来很不舒服。

  (4)关于肩背式书包和拉杆式书包:如果学校无特别规定,可以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自定。如果孩子的班级在楼上,每次需要把拉杆收起来,提着爬楼梯,比较吃力的话,建议选肩背式的。如果学校离家较远,要走较远的路程,建议选拉杆式的。

2.本子

按照老师要求,准备各种生字本,拼音本,算术本,田字格本。

3.笔袋

以前那种铅笔盒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卡通可爱的笔袋。因为是软软的,重量既轻,掉在地上动静很小,妈妈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各自的款式。

4.铅笔

刚开始妈妈们可以给孩子准备20支左右的2H铅笔。因为孩子刚入学时,写字往往不会使劲儿,HB写出的字会稍黑一些,不太好擦干净,孩子不太会使劲,往往会擦破作业本,2H写出的字稍轻,便于孩子涂改。20支铅笔用完后,可以大批量去买HB铅笔。

5.画笔

因为一年级小朋友的课桌是比较小的,建议给孩子买那种画笔立装的小提盒(24色即可),小提盒所占面积只有妈妈的手掌心那么大,孩子用起来会比较方便。如果买那种大盒的画笔,比较占地方,桌子上就不好放画纸了。

6.橡皮

买橡皮时不要买那种很硬的绘图橡皮,太硬了容易擦破作业本,要买那种软软的香橡皮,比较好用。

7.转笔刀

买一般的即可,不用买那种电动或摇把的高级的东西,因为孩子刚入学,无论买什么样的削铅笔工具他都不会正确使用,不小心还会把笔屑弄的到处都是。

8.尺子

准备15CM的小直尺即可,注意买那种一边是直的,一边是波浪纹的。因为语文课时有时需要在相关词语下面画波浪线,有了这种小尺子的帮忙,孩子会画的整洁有序。

9.胶棒

孩子班上开设美术课的,需要妈妈给准备胶棒。一年级小朋友还不太会熟练使用胶水,往往挤得到处都是,建议买胶棒替代。

10.剪刀

购买剪刀时注意不要买尖头的,要买孩子专用的圆头剪刀。

小提示:妈妈们可以准备个小型的袋子,把剪刀胶棒装在里面,可以到文具店买那种装票据用的带拉链的袋子。否则剪刀单独放在书包里,孩子在奔跑玩耍过程中容易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11.包书皮儿

书皮儿有纸质和透明塑料质的,准备10张即可。

12.

不干胶标签纸

一个班里几十个孩子,大家的学习用品几乎相同,妈妈们可以给自家宝宝的学习用品上贴上标志,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小争执。比如那种办公用的标签纸,外圈有红框或蓝框,中间空白处可写上孩子名字。

合作意识

这是孩子人际关系能力培养的一部分,在新教育理念下,要求培养学习的合作能力和意识,而小孩在幼儿园阶段也有活动教学,但与合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培养。

习惯培养

主要是孩子需要自觉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1.倾听习惯

小学课堂40分钟的上课时间,老师教授的内容完全相同,为什么最后反馈却参差不齐?这取决于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倾听习惯,有的孩子在大部分时间认真倾听,而有的只能坚持几分钟。

孩子的倾听习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培养:

爸爸妈妈利用闲暇时间和孩子玩一些听力游戏,例如:复述数字,家长先报简单的数字,让孩子复述,在不断增加一位数,以此类推。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一定是集中注意的在进行聆听。

晚上给孩子讲故事,讲完以后请孩子说一说故事大致内容。

在孩子和我们交流的时候,将语速放慢,让孩子能够听清楚,让他来复述你刚才的话。

在孩子没有养成良好时倾听习惯时,要及时的指出和提醒,孩子的倾听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2.阅读习惯

有的孩子喜欢读书,容易养成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听力、理解力和注意力。

如果孩子不喜欢读书怎么办?

孩子不喜欢阅读的原因多半是不喜欢看见书上密密麻麻的汉字,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适合孩子的图书,字体大一些,是孩子喜欢的故事,不要强迫他接受大人的选择。

我们也可以利用亲子阅读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有了阅读的氛围,孩子才有阅读的动力。

进行亲子阅读,让孩子在图文并茂享受阅读,理解图画与文字的关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增加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能力,上小学后轻松应对语文阅读。

3.书写习惯

孩子在学前阶段由于身体发展特点的限制,小肌肉不够灵活,让他们像成人一样拿着笔在田字格里写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爸爸妈妈们可以选择另外一些方式来帮助孩子锻炼自己的手部小肌肉。

比如,在家里让孩子用纸笔涂画,写一些简单的数字,慢慢的孩子在书写中就会出现一些像字的符号,在大人眼中的“随意涂画”会让孩子的小肌肉也越来越灵活。

书写时请爸爸妈妈们培养孩子的专注,在书写进行时要求孩子不随意吃零食、玩玩具、上厕所,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书写最好有专门的桌子,不要在床上进行。

孩子拿笔写是他开始书写的第一步,正确的用笔方法,端正的姿势,对于入门的孩子来说很重要,我们争取在一开始就给孩子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爸爸妈妈们切记不要因为孩子写字难看或者写字慢而数落他们,并且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较。在孩子心里会认为自己比不过别人,因此自信心受到打击,不愿意动笔。积极引导,多鼓励,多表扬,树立孩子信心。

4.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习惯

升入小学将有一定的学习任务和家庭作业,很多孩子都没有任务意识,不知道什么是家庭作业。孩子不认识字,不能将学习任务记下来,他们回家后就忘记自己的家庭作业。

我们可以利用符号或者图画帮助孩子进行形象记忆。

和孩子一起做一些家庭学习任务让孩子用简单的符号或图画记忆下来,帮助孩子记忆学习任务,用他自己的方式记录学习任务,促进孩子自主能力发展。通过这种方法,孩子逐渐有了任务意识,上学后家长就不必再为孩子入学记不住学习任务和家庭作业而犯愁。

5.集中注意力做事情的习惯

无论做什么事情,专注是孩子必备能力之一。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再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

我们可以用“眼睛听”的游戏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

在安静之处,家长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

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孩子的注意力也得到发展。

6.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

小学是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自理能力的体现。

孩子进入小学,不是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而是一名小学生,小学生的生活习惯是必备的基础能力。下面的基础能力你家孩子都掌握了吗?

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

自己穿衣服、裤子,会自己系鞋带。

能独立用餐,会使用筷子和调羹吃饭。

会从饮水机接水喝。

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会正确的洗手方式,学会使用各式马桶,便后冲水等。

能够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用过的东西及时归位。

知道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爸爸妈妈,同时能够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人际关系

很多孩子在上了小学不能融入新的环境和群体,就会出现恐惧上学的情况出现,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与别人正常的沟通,教会孩子学会分享,和礼貌与他人进行交流,让孩子尽快的融入到群体当中。以上就是幼小衔接要注意哪些问题的详细介绍,一般来说只要家长们做好了幼小衔接,孩子在进入小学的时候就不会出现很多问题,在这里也是提醒各位,要注意孩子的成长。

幼小衔接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低年级阶段重点培养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监督引导,帮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一年级的生活和学习,使孩子热爱学习。

刚开学的时候,孩子肯定还各种不适应,但只要适合的积极引导,孩子还是愿意融入其他小朋友的队伍中的。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9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