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人的自行车时代。这是当时民主路上的一幕。(谢龙湘摄)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大桥下的槟榔一条街,几十家槟榔店生意红火。(谢龙湘摄)
谢龙湘通过一台自己改装的设备翻拍底片。(记者方阳摄)
上世纪八十年代,南盘岭一家学校停电后,学生们在寝室点着蜡烛自习,是当时“读书热”的生动写照。(谢龙湘摄)
“对话老湘潭·日子的回音”系列报道⑤
胶片里的《山河往事》
——摄影师谢龙湘追忆湘潭旧时光
湘潭在线3月1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冯叶)最近,摄影师谢龙湘的朋友圈比往常热闹不少,每天的点赞量和评论数都蹭蹭上涨,还有不少铁粉留言催更,只因他连载的一个老照片系列《山河往事》。
截至2月24日,《山河往事》已更新到第50期。这些照片都是谢龙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用胶片机拍的湘潭风物、湘潭人,如今再翻拍成电子版,发至网络,瞬间将大家带回了那个年代。
时间
摄影家对时间,有着天然的敏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去湘潭市三中找一个朋友,偶遇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放风筝,那欢快的笑声吸引了我,我迅速调整好相机,将这一画面抓拍下来……”
步入老年的谢龙湘回望八十年代旧时光,是“小朋友在操场上放风筝”的“慢生活”;处在当时的中青年谢龙湘,是“迅速调整相机,抓拍画面”的“快节奏”。
“时间”的概念,因时而异,也因人而异。
时间对于摄影家而言,是不到一秒钟的抉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摄影,用的都是胶片机,机身是个黑色的“大盒子”,快门则由一根长长的线牵引着抓在手上。什么时候按下快门,最考验摄影师的水平,光源、构图、人物动作及表情,这些都要提前“摆”好,如果按的时间不对,人物眨眼了,也不能及时修正,只能等到相片冲洗出来后,才“追悔莫及”。为了让这种后悔越来越少,谢龙湘每天都会向老师傅请教,学着“等光”“借光”,将底片的间隔处稍作调整,将原本只能拍摄12张照片的一卷胶片,变成了可拍13张,为的就是多出一次拍摄机会。
时间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们而言,是一个个的重要时刻。当时摄像机是稀罕物件,拍一张2寸照片要0.32元,所以人们只会选择重要的时间节点来记录生活,比如过年时的全家福、毕业时的集体照、即将分别时的朋友合影,等等。每逢节假日,谢龙湘工作的曙光照相馆门口都要排起长队,人们拿号拍照。
故乡
“我的快乐童年可说是在湘江边度过的,记忆犹新的是江中的风帆船与岸边的竹排。那时候一到夏天,我就会来到江边把竹排当作跳水台,或者是当作游完泳后的休息平台。”
谢龙湘的《山河往事》充满着上述关于故乡的记忆。在湘潭土生土长的他,自拿起相机那天起,便将记录故乡当成了一种习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谢龙湘第一次坐苏制“安-2”飞机航拍湘潭。照片正中央,湘潭老电厂的烟囱高高耸立;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桥边的槟榔一条街店铺林里,“猴王槟榔”“深情槟榔”“鸿福槟榔”“老太爷槟榔”等几十个品种,老湘潭还能忆起多少?由百年障树、喷泉、亭台楼角组成的街心小花园,曾在长途汽车站对面愉悦了多少游子与访客。
时代风物自是故乡记忆的主体,人的生活才是记忆的灵魂。
上世纪八十年代,南盘岭有一所轻工技术学校,每到晚上停电时,学生们都会自觉地在拥挤的寝室里点燃蜡烛晚自习,谢龙湘写道:“这所学校应该没有了吧,她们的命运我不得而知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交谊舞流行的年代,女的穿白衬衣和过膝长裙,男的穿短袖衬衣和西裤,谢龙湘在街边定格了他们执手起舞的画面。
改革开放初期,潭城商厦附近也是谢龙湘的常去的取景地,每到晚上,做服装生意的人便会拖着布袋子,在街边牵起长绳,拿出从广州批发来的服装来卖,形成马路夜市。
还有“华北春饮食店”、民主路菜市场、板塘铺铁路货运站、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题写的“湘潭宾馆”……故乡仍在,风物已移,而眷恋永恒。
对话
“这是我十八九岁组的第一支乐队,其他成员都是长沙的小伙伴,有的已出家,有的在金融互联网圈打拼,只有我还在音乐圈边缘徘徊。”
《山河往事》中的一幅乐队演出图,几经辗转,收到了画中人的上述回复。这组由谢龙湘发起的老照片连载,不再是单方面输出和个人记忆的重现,它借由网络走向公众视野,借由照片勾起集体回忆,达成了一场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看到‘牛仔裤、换拉链’的招牌,生活味扑面而来”“照片中的这个修鞋匠现在还在坚守”“招牌中的大厦见证了湘潭化工行业的历史,上世纪九医院医院铺盖上有很多‘湘潭化工赠送’的字样”“您的照片就是这座城市面貌巨变的印证”“酱油厂的这张照片,让我仿佛闻到了酱油拌饭的香味”“一下回到几十年前,父母带我们去城正街、漫步麻石路的日子”……
谢龙湘的连载,成了许多湘潭人,尤其是在外漂泊的游子的慰藉。每个人都在《山河往事》里找寻与自己相关的细节,谢龙湘也不例外。
谢龙湘的摄影作品拿过久负盛名的索尼世界摄影奖,经历了从胶片机到数码机、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的转变,无论是黑白的老照片,还是色彩斑斓的记忆,谢龙湘的初心都一直未改。
如今使用数码相机的谢龙湘,仍然改不了用胶片机的一个习惯:在按下快门前慎重思考。面对年轻的摄影师,他总是忍不住叮嘱,每一位摄影师都有义务记录下时代的变幻、城市的变迁,更重要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今天的百姓生活。
他相信,几十年后,还会有摄影师或摄影爱好者,将今天的影像故事整理出来。每一代人都一定会有他自己的——《山河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