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做一件小事

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未来。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界泾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全国劳动模范邢梅珍。今年66岁的她提起当年的往事,总是笑眯眯地说:“我一辈子就做了养鸭这件小事。”

四千只小鸡掘到第一桶金

年的界泾村,尚是一片江南鱼米之乡的景象。当年大年初三,邢梅珍嫁到了这里。一天,邢梅珍偶遇大队书记邱云福,她提出为了克服家庭困难想养些小鸡,但不知政策允不允许。“当然允许了!现在不仅允许私人养鸡,乡里的信用社还有扶持资金哩。”邱云福答道。

听了书记的话,第二天一早她就跑到信用社办了元贴息贷款,又赶到县养殖场订了只小鸡,租下了大队空置的仓库,还买了一船稻谷当饲料。虽然邢梅珍在娘家时鸡鸭鹅之类的没少养,但养这么多的小鸡,还真是头一回。她和小鸡们吃住都在一起,不嫌脏臭,到年底,她的小鸡终于顺利长大出售。一算账,去除成本,偿还贷款,每只鸡净赚三角钱。更惊喜的是大队为了鼓励养殖出台了新政策,乡里也有奖励。合下来,一只鸡正好有1元的收入,只鸡,就是元,这在当年,可是一笔巨款。

养鸭养成了“鸭司令”

和大多数农民一样,有了钱的第一个想法是盖新房。房子盖起来后,邢梅珍和队里许多农妇一样进了家门口的拉链厂。这时邱云福又不淡定了,好不容易树起的养殖致富典型不能就这样倒了,乡里的领导也是这个意思。在领导的工作之下,邢梅珍决心重新投身养殖业。这次她从当时的无锡县养殖场相中了一个从英国引进的新品种“樱桃谷鸭”。这种鸭只要50天就可以长成。成品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合做烤鸭、盐水鸭、板鸭、香酥鸭等。她又找信用社贷了款,承包了村里的几十亩水面,一次性购买了羽鸭苗。

每天一早,她吆喝着小鸭们出鸭棚,邢梅珍走到哪里,鸭鸭们就跟到哪里,嘴里还“嘎嘎嘎”地叫个不停,就像她在指挥着千军万马一样。这为她赢得了一个伴随一生的美名——“鸭司令”。

她一面从书中学习养殖技术,一面向兽医站的专家请教。她建起了“有脚”的鸭棚,就是把鸭棚建在池塘边,棚底铺着网格状的细竹条。这样的鸭棚便于清理,每天只要用清水冲一冲,粪便就流到池塘里。池塘里水肥了,微生物就多了,游在池塘里的鸭就能吃到活食,还能放养鱼苗,又增添了额外的收入。同时又修建起好几个大型沼气池,用沼气生火做饭,冬天为小鸭取暖,这样养鸭环境也更好了。

没几年时间,邢梅珍养的鸭子不断增加,从几千、几万到上百万只。规模越来越大,她“鸭司令”的名声也越传越广。

做成养殖事业带动一方致富

邢梅珍养鸭成名,也带动了四周的群众。那些年里,经她指导过的养殖户,远远近近竟有近千户,远的辐射到了上海、安徽、浙江等地。邢梅珍对上门者毫不保留地传授经验。逢到请她指导的,她就将求助的家庭编成路线,按图索骥一户户上门。

邢梅珍表示:“我能有今天,靠的是政府及乡亲们,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万紫千红才是春,大家都来搞养殖,还能形成规模效应,大家都有利呢。”年,堰桥顺新禽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邢梅珍出任社长。为周边各村养殖户提供苗鸭、饲料,帮助销售,为养殖户提供了共同致富的平台。

邢梅珍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养殖行业,还善于审时度势,不断转型升级。年禽流感席卷了亚洲,再加上环保的力度越来越强,养殖大户邢梅珍决定转型肉鸭的深加工。她购买了设备,添置了冷库,从外地购买鸡鸭,研制出盐水鸭、啤酒鸭、酱鸭等成品,还加工生产醉蟹、鹌鹑蛋、太湖鱼等真空包装产品,以“锡梅”的品牌销往各地,带动了更多人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作为一位勤劳致富的带头人,邢梅珍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女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年,她又成为惠山区第一位女性全国劳动模范,赴京参加了表彰大会。(记者张伟伟通讯员胡建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27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