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1,张怡微家族试验带我们

本书的作者张怡微是一名上海青年作家,出生于年,目前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学系,是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曾经出版过《细民盛宴》、《樱桃青衣》等多部优秀作品。

我之前看过张怡微的专访,里面有问她为什么要写作。她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喜欢。她出生于上海工人家庭,靠稿费支撑完成了博士学业,一路走来靠的是她对文学的坚持和热爱。

《家族试验》这本书延续着张怡微强烈的个人风格,凝聚着她自身的成长和情感的变化,对于家庭,血缘关系,亲情和爱情的描述,细致入微。在我看来,文学不仅让她实现了对梦想的追求,更是让她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成长。

小说中对离异家庭不同角度的描写和叙述方式都非常深刻,让读者在阅读时不自觉地被代入到那些单亲家庭之中,感受家庭背后不为人知的悲凉和无助。

今天我想介绍《家族试验》中我最喜欢的两篇小说《试验》和《我真的不想来》,并结合张怡微的创作背景和写作风格,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候心萍: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试验》从候心萍早起给父亲做早餐开始。她的父亲是一名严于律己的人,穿着得体,享乐至上。他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时刻注意公众形象。如今的心萍早就活过了父亲去世的年纪,一直带着稀薄的思念过活。

张怡微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心萍的父亲:

“人活在虚荣里,总比活在挫败里要开心。”

心萍的父亲即使在战乱时代也坚持每个月带她和继母芬芳姆妈妈吃一次牛排,宁可租房也要活的体面。在很多人眼里父亲似乎显得有点可笑,心萍了解父亲心里的执拗和无奈,这就是她童年成长下影响最深的人。作者用了许多笔墨描写心萍父亲的性格和心萍的内心独白,为下面的家庭问题埋下伏笔。

心萍的继母芬芳姆妈在死前,心萍极不情愿地答应她会把她和自己的父亲合葬在一起。她做了非常久的心理斗争,最后才选择释然,答应了继母的要求。

张怡微描写了一段心萍原谅继母芬芳姆妈的内心描写,让我印象深刻。

”心萍最终心软,还是应了老太太最后的愿望。她并不是爱她,也不是可怜她。只是,对她的感情强烈到什么都不剩下。”

在我看来,这段描写是一个渴求爱与理解的孩子努力在“外人”面前装作强者后内心的挣扎与妥协。表面上看似家人般的存在,其实心萍内心埋着一颗脆弱的心。她用尽全身力气去粉饰着自己作为单亲孩子对完整的家的渴望和对爱的追求,在继母去世的那一刻,一切曾经的坚持好像都没有了意义。

爱人嗣林比心萍大十岁,虽不有趣但却有足够的耐心。嗣林很爱心萍,有什么好东西都想到她,而心萍却总是紧闭着内心。童年的阴影并没有因为继母的去世而烟消云散,日复一日的沉闷日子里的幸福是她自己劝说自己换来的,嗣林的存在只是一种依赖,是对完整家庭的渴望。

读这篇小说时,我脑海里经常会浮现一个问题,为何张怡微对于心萍的内心描述如此的深刻?带着疑问我去网上搜了下她的家庭背景,原来她和小说里的心萍一样都经历过父母婚姻失败。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是小说的素材一定是源于生活。

作者张怡微非常勇敢的选择再次经历童年,重新认识自己。她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和坚实的文字功底,为我们呈现了候心萍的内心世界,用文字带读者探索家庭的意义。她用一种真诚的姿态,勇敢的为我们呈现了一位单亲家庭长大的女儿在她风烛残年的之时对一代人成长历程的思考。

罗清清:家庭的破碎让童年的安全感崩塌,在岁月中学习如何与自己和解

和上面《试验》里的候心萍不同,《我真的不想来》的主人公罗清清是一位少年。她随母亲一起过着单亲家庭的生活,在高中毕业前被保送到了外语学院。本该全家为其高兴庆祝的设想被张怡微设定的小说情节打破。

外公在罗清清十岁生日当天去世,张怡微在书中这样描写了罗清清内心的变化:

“看着外公略微发紫的脸颊,罗淸淸竟然有埋怨的私心。这埋怨令她永远都无法忘记,她的第一次大生日就这么不了了之,为什么不是早一天,或者晚—天?至少不会让她这样失望。”

在这个十岁孩子的心里是多么渴望一场全家团圆的生日聚会,以至于要去埋怨已经去世的外公。张怡微用外公去世来奠定小说的悲伤基调,为罗清清父亲的离开埋下伏笔。父亲的离开成了罗清清内心的枷锁。家庭的破碎让罗清清的内心变得敏感,她渴望与父亲友好的相处,但又无法接受父亲抛弃自己的事实。

文中描写她与父亲在外面吃饭的情景让我印象深刻。罗清清吃着自己不爱吃的卤味,听着父亲无关痛痒的闲聊,只字未提已经很久没有给过的生活费。吃完饭后,父亲陪她一起等车,罗清清期待着父亲能在临走时塞给她哪怕一百块的生活费,安抚下无助的自己,也能让自己在回家面对母亲期待的眼神时不会隐痛。车终于来了,罗清清的父亲拉开包的拉链,想要给她点零钱坐车,他拎起包晃了晃,没有零钱只有钥匙的声音。这声音是多么的刺耳,结果不出所料的令她失望。

作者对细节的描写和情节的设定让读者能够感受文字背后的悲凉。面对那个错认父亲的自己,罗清清的心里幻灭了期待和责怪,也许欢喜和磨难本就像同在一艘船上的船帆和船桨,这艘驶进罗清清的心中的船从此再未扬帆起航。

在这份悲凉背后,张怡微把整个家庭的描写放在了热闹的旧历新年里。在这样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里,亲情的纽带让整个家族聚在一起,而在这节日的背后却是毫不夸张的表演和炫耀,是对弱者无声的嘲笑的打击。

罗清清的小姨仗着外婆对她的偏心,总是在她和母亲面前炫耀自己的生活,而在罗清清眼里小姨过的并不好。姨夫经常不在家,留给她的只有孤独和仅存的优越感。随着外婆年龄越来越大,罗清清的母亲从一位本就生活艰难的单亲妈妈,逐渐学会了忍辱负重,只求维系整个家庭的和睦。

这一切都被张怡微用文字记录了下来,琐碎的对话和对人物细节的描写当中,透露着整个大家庭下各个人物内心中的悲苦。这点和张爱玲有点相似,同样是悲伤的笔触下描述琐碎的家庭,同样是命运的周折让人难以抽离。

当罗清清的外婆摸着奖杯说其实想来参加为她庆功但是走不动的时候,我能感受到罗清清内心深处的落寞。当读到和她相依为命的母亲说:“妈妈对不起你,比赛那天,连个捧场的人也叫不到”的时候,我没能控制住自己的眼泪。

在我看来,对比外婆对小姨和表弟的偏爱,罗清清最心疼的是自己的母亲。从母亲的角度来看,没人参与女儿的庆功宴是她对女儿的亏欠。可在罗清清心里,对母亲的怜惜早已远远胜过无人庆功的寂寥。这样的对比和冲突让罗清清表面上赢得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本以为保送到外语学院的自己终于可以在不断夸奖表弟英文好的小姨面前大获全胜,没想到全部的欢喜在母亲的那句话中烟消云散。

这本书带给我的几点思考:

①即使被世界抛弃,也要相信未来会有人为你遮风挡雨

张怡微在《试验》中构建了一个布满阴影的世界。候心萍的父母离异让她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继母的出现让这个本就深受心灵创伤的女孩体味到人性的冷漠。这份伤痛一直伴随着她,以至于在自己的爱情中也抱着一种无所期盼的态度。

在候心萍的心中有过青春的幻想,虽然遭遇了挫败,但总会从复杂的生活中体味到温柔和关怀。我非常喜欢作者对于心萍丈夫的细节描写,丈夫喜欢对心萍说无聊的“歇后语”,想要把自己拥有的所有都给心萍,让我感悟到了爱情的温暖和力量。

风烛残年的心萍在回味年轻时的种种,发现曾经纠结不放的东西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不管是继母的去世,还是去世后被葬在一起的她和父亲,她都开始逐渐释怀,这和丈夫对她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在我看来,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并不代表未来不会得到真爱,而恰恰相反,人们会更偏爱那些曾经受过苦难,心灵受过创伤的孩子。就像嗣林对心萍的爱一样,他选择无条件的为她遮风挡雨,他会用成长过程中培养出的同理心温暖了自己所爱的人。

②单亲家庭的伤害,只是我们迈向社会面对多种伤害之一

张怡微在《家族试验》中的很多人物,都在单亲家庭中长大,早年父母的离异在他们心里留下了一道伤疤,难以愈合。作者用不同的素材为读者呈现出单亲家庭百态,勾画出整个家族里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不管是候心萍还是罗清清,她们都是被单亲家庭伤害的。

我记得之前看节目中有讨论过关于”父母要不要为了孩子,坚持不离婚直到孩子长大“的问题。其实家长顾虑是离婚会给孩子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理上的伤害。

但在我看来,没有爱的家庭,即使生活在一起,也无法给孩子正向的引导。真正在未来对孩子造成心理创伤的,不是离婚这件事,而是离婚的方式。罗清清的爸爸没有和罗清清沟通就直接离开了她和母亲。在我看来,这样不明智的处理方式只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崩塌。

我从不否认单亲家庭对孩子产生的伤害,但我认为,单亲家庭的伤害只是我们迈向社会面对多种伤害的一个。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很多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也非常优秀。书中的罗清清并没有因为被父亲抛弃就自暴自弃,相反的,她凭借自身的努力换来了大学保送证书。

我们太过放大单亲家庭的负面影响,却很少看到那些单亲家庭背景下养育出的优秀的人。我之前在知乎看过这样一个问题: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心理上到底缺失什么?很多人回答:缺少安全感,缺少爱一个人的能力。但我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唯一缺少的是社会不带偏见的目光。

说在最后

我个人很喜欢《家族试验》这本书。读的时候会被悲伤的情绪占据,但正是因为作者对人间冷暖的缜密敏感和深厚的文笔功底,让这本书成了本越读越上头的书。我喜欢作者对于书中人物心理的细节描写,也喜欢在这些细节背后的生活化比喻。

张怡微用她过人的感知情绪的天赋,用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把单亲家庭的种种故事毫无保留的呈现出来。她曾经在访谈中说过,让小说看起来接近事实像是一种魔术。在我看来,这本《家族试验》就像一位魔术师,让读者真实的感受到书中人物的哀伤,思考难以修复的痛苦背后的沉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90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