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个秘密,你就读懂了道德经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深奥吗?非常深奥!奈何人心叵测!

《道德经》简单吗?非常简单!毕竟大道至简!

《道德经》通篇都在阐述一个核心而简洁的道理:无我利他!

理解了“无我利他”就理解了《道德经》。

掌握了“无我利他”就掌握了自己的内在状态———那个能让你成为富二代的聚宝盆的所在。

应用了“无我利他”,你就能成为了一个合道有德之人。

天地在孕育万物的过程中一直都是无私付出而无欲无求。

天上的太阳默默的普照大地,给万物以阳光,给人类以温暖。是世间万事万物存在和生长的根本与保障。

但是太阳从来没有向他恩施过的对象索取过任何东西。

他没有对花儿说:“你享受了我的阳光,你应该进献给我你最娇艳的花朵。”

深沉厚重的大地滋养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但他也从来没有要求人类说:“今年的十亩小麦,你们人类只能收八亩,剩下的两亩是孝敬给我的。”

天地之所以长且久,就是因为他们不自生,他们没有为自己而生的私心,他们完全拥有的就是一颗“无我利他”之心。反而这颗“无我利他”之心恰恰成就了天地长生之地。

人类也是如此。“退其身”也好,“外其身”也罢,都是“无我利他”之心的态度。本着这颗赤诚之心,所谓“身先”“身存”的目的也就顺其自然的产生了。

我们以科学的思路来描述一下以上过程内在的逻辑。

一:运气的重要

“无我利他”之心会产生敬畏之心,

“无我利他”之心是好运气的源泉。

下面我们以一个深刻而独到的视角,来看看这个随机世界的规律和运行方式。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随机漫步的傻瓜》里面有一个非常反常规的核心观点:“你认为自己获得成功是因为自己那些高明的决策,但实际上,往往只是因为随机的幸运。”

当一个样本容量足够巨大时,总会有一部分幸运儿。回顾历史的长河,被命运亲吻的幸运儿们数不胜数。

经常听到有人自诩为“股神”,但是你要明白,如果你在汹涌的股市里连着收益了许多年,并非是你的决策有多么准确,你应感谢的是自己的好运气。

把时间当做参考样本,它可以天马行空的谱写出无数种可能性。华尔街的交易员进行无数次分析后得出的股票投资组合,往往比不上一只黑猩猩随机投飞镖所选中的股票组合挣钱。

很多时候,巨大的成功往往和成功者本身并没有很大的关系,成功者最应该感谢的还是运气以及为我们带来运气的虔诚的心。这也是“外其身”“退其身”的真谛:不把与成功关联很少的自身掺和到事情当中,以免改变或耽搁了成功的进程。

所以,人要在成功面前保持敬畏、保持谦逊,很多时候我们成功了,虽然有自己努力的成分在,但我们更要感谢命运。“无我利他”之心正是好运的源泉,我们感谢命运,也要感谢那颗“无我利他”之心。

成功越大,运气占的比例越高,自身水平占的比例越小。

二:道德的陷阱

有个奇怪的现象,你会发现那些在行业领域里取得成绩的佼佼者都会犯一些道德性的错误。

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堂堂一国总统本应是道德模范,行为标兵。奈何却发生了精彩绝伦的“拉链门”事件。类似这些事情比比皆是,在高官,明星,学术权威等等群体中屡见不鲜。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那些取得了成就,成为行业翘楚,自认为道德模范的人会掉进道德奖励的陷阱。

他们觉得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个有道德的人。既然都这么高尚了,是不是应该偷偷的小小的奖励一下自己。不曾想,这个小小的刹那间的奖励会慢慢变成巨大的深不可拔的陷阱,让人身陷囹圄。

越是觉得有道德的人,就越会以错误的方式来奖励自己。

就像一个励志减肥的人,平时只跑三公里,突然一天心血澎湃,居然跑了十公里,内心无比的激动,一定要为这个突飞猛进的大成绩好好奖励自己一次,于是猪肉与牛肉齐飞,美酒共饮料一色;体重与数字齐飞,容貌与肥胖一色。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只有“退其身”“外其身”才能避免道德奖励的陷阱,才能不会犯错,避开了错误才能保持自身的存在,才能有“身先”和“身存”。

保持一颗“无我利他”之心正是避开陷阱,避免错误,成就别人和自己的不二法宝。

三:过程的真谛

你是不是经常感觉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让你很烦躁。

你无法享受你正在做的事情。

你正在做的事情可能只是你为了生存而必须去承受的孤独与无奈。

你没有乐趣可言,你行尸走肉般的郁郁寡欢。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无法让你感觉自在和轻松。

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改变正在做的事情,你需要改变的是做事的方式。

如何做事通常比做什么事更重要。

试试看,将注意力放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而不是通过做这件事所取得的结果上。

然后你会发现神奇的变化正悄然而至。。。。。。

刻意紧盯目标的思想就像一个短浅的“信息筛选器”,它会以主观狭隘的眼界以及自我利己的原则,去筛选掉行动过程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但却真正有助于成功的事件和条件。

所做的事情看似是有目的为了目标的成功而服务,但事实这些刻意而为的事情却恰恰成了成功的绊脚石,作茧自缚,却不自知!

我们重申一下,不是说目标不重要。目标很重要,但是刻意的紧盯目标而忽视了当下的行动过程,忽视了行动时的心态调整是我们所不提倡的。

目标就像“身先”“身存”的利己之心一样。

当我们以“无我利他”之心“退其身”“外其身”时,我们就能把注意力从目标上转移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本身上。

当我们充分享受过程时,所谓的成功也就顺其自然的不期而遇了。这不恰恰就是“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71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