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双减”背景之下,各个学校作为“双减”政策具体的落实单位,也提出了不少响应教育部政策的新举措。浙江杭州有一所小学就提出了“上下学不背书包”的倡议,但是颇为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为什么这所小学的老师们会提出这样“不背书包”上下学的倡议呢?那是因为在“双减”背景之下,老师们也想着给孩子们“减负”。以往,孩子们的肩上总是会背着和他们体型不太相符的重重的书包,既然要给孩子们“减负”,老师们就想到了孩子们肩上的书包这个物件。
为什么小学生要背着一个硕大的书包上下学呢?其实小学生们也有苦衷,他们每日的作业需要用到各种教材书本,另外他们还需要将习题本带回家,这些教材加上习题本就变成了小学生肩上的“重担”。
杭州这所小学的倡议其实是在为孩子考虑,“双减”政策之下,教育部又推出了“5+2”课后延时服务新模式。教育部要求小学生的作业几乎要在校内完成,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这所学校就非常创新地提出了“不背书包上下学”的倡议。
孩子们在校内就可以把作业大体上完成,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他们放学回家后就可以比较轻松,不需要将成堆的作业本和教材背回家了。教育部“双减”政策之下,一小学因提倡“不背书包上下学”引热议。
家长发现,这所学校的小学生确实不背书包上下学了,孩子们的“双肩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手上提着的“手提包”。孩子们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将双肩包留在了家中。
但是孩子们有的时候并不能在学校就将作业完成,有的孩子也想带些教材回家复习、预习,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那就是拎一个手提包。在手提包中,孩子不仅可以放一些书本,还可以带一些学习用品以及生活用品。
原本肩上的硕大的书包消失了,变成了孩子们手中轻便的手提包。网友们对此现象也是议论纷纷,有些网友直言不讳道:“学校这种提议是否是一种形式主义?书包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作用,并非只是拿来装书本。”
确实,笔者认为,杭州这所小学倡议学生们不背书包上下学的初衷是好的,为了给孩子们减负。但是书包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着很大的作用,书包也是孩子们上学的一种“仪式感”。儿歌中也曾如此唱到:“背着书包上学校。”
如果所有的小学都效仿杭州这所小学的做法,让孩子们不背书包上下学,那么书包是不是就要逐渐退出市场了呢?书包和“手提包”相比,笔者认为,书包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更为便捷的,原因如下。
一、书包有着各种收纳区域,可以锻炼孩子的整理收纳能力
书包的设计是有讲究的,是为了学生们学习而诞生的。现在的书包功能更为强大了,有着很多不同的收纳区域,有的地方可以放置书本,有的地方可以用来收纳水杯,还有些小口袋则可以用来收纳钥匙等小物件。
这些不同的功能分区,其实对于孩子的收纳能力也是一种锻炼。孩子如果不背书包,转而拎袋子上学。那么孩子很多物品都只能一股脑地塞进一只大袋子中,这样的话不仅不易取,也不能锻炼到孩子的收纳能力。
二、孩子们年纪尚小,书包有拉链,可以防止孩子丢失物品
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手拎包敞开的口子很容易然他们丢失一些物品。书包的设计就不用了,书包有着拉链,可以防止孩子丢失一些小文具物品。如果让孩子拎着一只袋子上下学,父母们可能要经常为孩子寻找丢失的一些小物件。
三、书包“双肩”的设计对于孩子们来说更实用
书包的设计其实也蕴含着许多科学,双肩的设计将重量分摊到了孩子的肩部位置。手拎包就不一样了,孩子的手部需要承受比较大的重力。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背书包要比手拎包更为省力。
结语:
其实“双减”的减不在于减“形式”,而在于减“内容”。学校要做的是将课程设置得更为合理,老师要做的是提升课堂的效率,减少无用的“填鸭式”的课后作业。只有在实质内容上面为孩子“减负”,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双减”政策带来的益处。至于孩子是背书包上下学,抑或是拎着袋子上下学,这也就不再重要了。
今日话题:
你认为杭州这所小学提倡的“学生不背书包上下学”合理吗?你支持这种倡议吗?
笔者想在评论区听听大家的观点,欢迎大家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