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环线,全长91公里
是武汉重要的客货运通道
可每当提到南三环
很多武汉的老司机都苦恼不堪
那南三环通行到底“难”在哪?
现在然我们体验一下
No.1
刚才这个短片里既有市民的声音,也有交通专家赵宪尧的分析,时隔一年后,南三环目前运行状况如何?
刘杰涛:我想先介绍一下早高峰三环线交通运行现状。
第一,交通流量大。三环线(庙山立交-光谷立交)早高峰最大断面流量pcu/h,局部路段饱和度为0.,局部路段服务水平为E级,道路交通负荷度较大;
第二,过境占比高。早高峰三环西向东来车(辆)中有约30%(辆)车流,是从庙山立交直行通过光谷立交;
第三,运行效率不高。受车辆变道、出入口车辆交织的影响,最内侧车道车速相对较高(40km/h),外侧车道(分合流处)存在大量交织,平均车速约20-30km/h,主线通行效率低下;
第四,光谷立交为重要交通转换节点。光谷立交是三环车流主要转换点,超过45%车流从光谷立交驶离三环主线。
△中国交通广播FM94.8主持人宇杰(左)、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交通大队副大队长刘杰涛(右)
No.2
那么南三环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刘杰涛: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关山立交爬坡段。坡度较大,车辆爬坡导致车速降低明显,跟驶车辆被迫降低速度行驶,从而形成排队,排队蔓延至上游形成轻微拥堵。
其次是关山立交分流端。分流端最外侧车辆强行加塞,导致主线车速降低,蔓延至上游形成轻微拥堵。
最后是庙山立交分合流端。苜蓿叶式立交匝道合流与主线车流分流形成交织,导致主线车速降低,蔓延至上游形成轻微拥堵。
交通组织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南三环通行效率较低
绝不是解决一个点位便可以缓解的!
不过为了帮市民解决出行难的问题
东新交警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
首先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吧
No.3
具体在南三环是如何实施定向车道的呢?
张超:好的。为了缓解南三环的压力,我们做了这些事:
首先我们对主线最内侧车道进行定向车道管理。起、终点由庙山立交至关山立交,全长约2.0公里的震荡标线,在路面起点、途中及终点等点位设置定向车道专用车道标志,并起点前2km开始设置“定向专用车道”指示标志、提示牌、引导标志等交通设施。
其次对匝道分流端定向车道管制。利用现有应急车道,重新分布三环线断面形式,西向东、东向西方向断面均增加1个车道,在主入口处设置2车道的专用集散车道。庙山立交西往东方向2个出口(匝道1、匝道3)合并为1个出口,先合流,再分流。
最后在关山立交爬坡段增设提示牌,提醒爬坡车辆加速驶离。
根据交管部门调研,目前相关方案实施后
早高峰最内侧车道平均车速
由原约34km/h提高至约41km/h
次内侧车道平均车速
由原约27km/h提高至约30km/h
No.4
从二环小雄楚大道高架下到高新大道(以东方向),无法直接进入高新大道辅路(道路封闭无入口),需要行驶从三环掉头,每次去山姆会员超市都需要多走10公里,能不能设置一下从雄楚大道高架下高新大道后,直接行驶至高新大道辅路?
张超:当事人反映雄楚高架由西向东,下三环线进入辅道通行问题,我们其实很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