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很多人出行已经不怎么带现金了,因此有些人觉得,既然身上没有现金,就可以不用那么紧张了,反正小偷也偷不着啥值钱的东西了。真是这样吗?还真不是。现在的小偷,有可能想偷的就是你的手机。
冬季人们的衣着较厚,对外来触碰的敏感度降低,眼下正值年终岁尾,“三只手”容易瞄准机会在公交车上和地铁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扒窃犯罪。该如何进行防范?12月25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与沈阳警方合作,总结出冬季反扒小常识,请您过目。
扒手特征都有哪些?
民警介绍,现在的扒手一般不会穿得很差,扒手也未必都是那些神情猥琐、衣着寒酸的人了,有的也穿着整齐,甚至西装革履、道貌岸然的样子;年轻点的还会穿着中学生校服;有些衣着朴素整洁者,往往是老扒手。但大部分扒手有一个特征:就是为了便于逃跑,一般都会穿运动球鞋或登山鞋。扒手因为要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心理都较紧张,面部表情紧张而专注,所以一般都是神情木然,眼神四处乱转。另外,扒手目光总是游移不定,眼神是四周看的,一是看乘客的口袋、手机、皮包等地方和物品,二是看周围有无便衣反扒队员。真正等车的人,眼神应该是朝着公交车开来的方向张望,而不是对着自己周围的乘客和口袋、手机或皮包等位置和物品张望的。团伙扒窃成员的眼神有所区别。掩护的主要盯着事主;望风的环顾四周的情况;转移赃物的主要盯着同伙的动向。
再有就是扒手在人多的地方喜欢不停改换位置,手势、扭头等小动作会特别多,这通常是同伙之间传递信息。见到公交车到站后,扒手都会在车门处挤,但又不上车。在车上时,趁人多拥挤或者车体晃动时,老往乘客身体上挤、撞、贴。
扒手惯用手段得了解一下
据介绍,扒手有以下惯用手段:
挤车门:公交车进站时,扒手在车门处挤,就是不上车。一般是一个扒手在市民前面故意挡住不上车,一个扒手在市民身后实施扒窃,一个在旁边看风掩护和传递赃物。
问路线:一个扒手假意在前面挡住车门向司机问路线,一个在后面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偷走上车乘客的财物后假装上错车退出。
障眼法:扒手在车上一只手抓着车顶吊环,手臂弯曲起来挡住市民视线或用其他物品遮挡市民视线,另一只手悄悄扒窃;或者由其他同伙遮挡掩护扒窃。
侧座掏:扒手与市民同排坐,乘市民打瞌睡或看窗外时,伸手从腋下或携带的遮挡工具下实施扒窃。
后座掏:扒手坐在市民的座位后面,乘其不备,从椅子空隙下伸手扒窃。
进出门:在进出车门的一瞬间,扒窃市民的钱包或手机等财物,然后迅速转移赃物分散离开下车。
上电梯:一般在乘坐地铁的上行手扶电梯时,二至三名扒手,趁市民携带的行李箱放在身旁或身后不注意时,由一名扒手迅速拉开拉链将箱内的手提电脑等财物盗窃出,并迅速转移给身后将双肩包背或挎包在前胸的同伙,出电梯后分散离开。
买车票:扒手在地铁售票处排队在市民后面,趁市民买票时迅速实施扒窃,其余同伙则作掩护和转移赃物。
什么时机扒手容易得手?
上车门时:上车的时候,公交车挤车的时候人很多,人们忙着挤上车门刷卡(投币),还要注意自己的脚下不要磕绊,人的注意力是最分散的时候,也是对自己的财物保险意识最弱的时候,这时候是扒手最容易下手的时候。
车辆起步、刹车、转弯、颠簸时:扒手会利用车辆在这些时候产生的惯性和离心力,乘客站立不稳时,趁机靠在事主身上下手扒窃。
下车门时:乘客下车时,注意力在下车的脚下,这时也是扒手下手的时机。
乘坐上行手扶电梯时:因为乘坐手扶电梯的时间较短,乘客防范心理较低,加上手扶电梯移动时会有颠簸震动,扒手也会迅速出手。
防扒有妙招,这些要记牢
警方表示,出门前市民应将公交卡拿出来,或提前备好一些零钱,尽量避免在公交站附近掏出钱包;随身的挎包一定要拉好拉链,置于贴身一侧,背包可反向背于胸前;不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最好与身份证等重要证件分开保管;将手机等贵重物品抓在手中,或放入较深的裤袋内,切忌将手机或钱包放在后裤袋;当车行至目的地时,要提前做好下车准备,防止犯罪分子在上下公交、地铁的时候一拥而上趁机行窃。
冬季在进入商场或是过街地下通道时,人们都会用手臂掀起门帘。这时,扒窃分子就会趁被害人手臂离开的一瞬间,对放在侧面的包、外衣口袋内的财物下手。因此,贵重财物最好贴身放置,或是用手拿着,包尽量放在胸前视线范围内。
当您在商场购物时,个别被害人疏忽大意,在试衣服试鞋时随意将包、手机、衣物等物品随手放在凳子上,扒窃分子则用衣服或包等物盖在被害人包上,趁被害人不注意将财物拿走。防范此类扒窃,主要是财物不离身,时刻使财物处于自己视线范围内。
当您在逛早夜市时,扒窃分子多利用改装后的医用镊子作案,也有用手直接扒窃。在市场购物时,要注意财物安全,警惕故意贴上来的人。不带大量现金去市场,零钱整钱分开放,大额钱币最好放在贴身的内兜里。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杨硕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