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99元的书包,妈妈缝缝补补修理过好多次,儿子坚持用了7年不肯换的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网友直呼:想要同款儿子。
据男孩妈妈梅女士讲到: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去接女儿下课,逛了一下超市,问儿子要不要买一个书包,他一眼就看中了一只蓝色的书包,价格不贵,99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那之后,每一年儿子都背着这只书包,一直到马上升入九年级,一算,已经用了整整7年。
这7年间,儿子的这只书包,她也缝缝补补修理过好多次。“破了就修,裂缝这些小问题,就缝补一下,之前拉链头坏了,也更换过”。梅女士之前好几次,她都催儿子要不要换一只新书包,但都被儿子拒绝,“尊重他的想法,坏了就修,脏了就洗洗刷刷。”
看到如此节俭、懂事的孩子,网友纷纷在评论区在线取经:
“如何才能培养出像你家儿子一样节俭的孩子”
“能有这样优秀的孩子真的很幸福”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深深的道理。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01
为人父母,身教永远比言传更重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某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长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虽然是一句打趣的话,却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孩子不仅会模仿父母一些好的行为,同时也会模仿一些不好的行为,并在模仿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习惯和价值观。
之前在抖音上刷到过一个视频:
视频中,一家人在餐桌上吃饭,孩子爸爸拿起一个馒头把馒头皮揭掉随手丢在了餐桌上,孩子就在一旁默默看着爸爸的动作。
后来有一次,孩子和妈妈一起去餐厅吃饭,妈妈特意为儿子点了企鹅馒头,可是孩子却将可爱的馒头皮都揭掉了。
妈妈感到很不解,就问孩子:“宝贝,你不是喜欢企鹅吗,为什么还要将馒头皮揭掉呢?”
孩子回答:“因为每次吃饭的时候,爸爸也是揭掉的呀。”
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足以看出父母榜样的重要性。
要想养出节俭、自律的孩子,父母就要先学会做一个节俭、自律的人,在生活细节之处,用行动为孩子做出榜样!
#02
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勤俭的意识。
要想把孩子养成一个节俭的人,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勤俭意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位母亲发帖:
她讲到:我女儿在两岁时,有一天,孩子吃包子,先吃了包子馅,然后趁大人不注意,把她不愿意吃的包子皮扔在垃圾筐里。
我发现后,很生气,第一次狠狠地打了女儿一顿。打完后,我一边流泪,一边告诉孩子,不爱惜粮食是多么令人痛心,浪费其实也是一种犯罪,做人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尽管当时孩子并不完全理解我的心情,也不很明白浪费的严重后果,但是她从自己的所作所为引起我的强烈不满和十分痛苦的表情中,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
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刻了“不能浪费”的意识,牢牢记住再也不能这样做了。
父母的勤俭习惯对孩子勤俭意识的养成起决定性影响。孩子从小就观察父母的行为,模仿他们的行为,因此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如果父母有勤俭节约的习惯,孩子就会从小接受这种价值观,认为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他们可能会觉得,如果自己不勤俭节约,就会违背父母的期望和要求。
相反,如果父母没有勤俭节约的习惯,孩子可能也会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不会觉得有必要勤俭节约。
因此,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勤俭节约的好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同时,也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向孩子传达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勤俭节约,以及不勤俭节约会带来什么后果。
#03
父母要在生活中渗透节约行为。
美国黑人作家鲍德温曾说过:
“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孩子从出生开始最先接触的就是父母,模仿的也是父母。当一个父母在生活中是勤俭的,那么他的孩子很大可能长大后也会成为一个勤俭的人;如果一个父母在生活中随便浪费粮食、资源,那么长大后的孩子也会变成一个不懂节约的人。
之前,中国台球大满贯得主王楠的老公郭斌在社交平台晒出一则6岁女儿笑笑吃饭的视频。
视频中6岁的笑笑使用儿童专用的碗筷,认真的吃着食物,就连掉在餐桌上的一粒米都捡起来放到了嘴里。
网友们纷纷点赞孩子节俭,求教王楠育儿方法,王楠在评论区留言,原来平时对于孩子吃不完的饭,他们两人都抢着吃,孩子们也觉得不好意思让父母吃剩饭,渐渐养成了不浪费的好习惯。
所以,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起好榜样,将节约行为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比如,洗完手要随手关好水龙头;睡觉记得关灯;发现公共场合有浪费现象,应该做出适当的反应。
带着孩子购物时,对孩子不合理的物质需求,家长要说服、劝导孩子不买;饭桌上,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不能让孩子每餐都有剩菜剩饭。
纽扣家庭教育说:
孩子的勤俭意识不是一日养成、一事促就的,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作为父母,我们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并且要保持耐心,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现要给予及时的反馈,不断巩固良好行为,抓住生活的细节,培养孩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