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块钱打火机风靡全球占据全球七成市

年12月12日,一条消息传来,瞬间震惊了众多国人。欧盟结束了对中国打火机长达20年的反倾销措施。中国打火机到底有多牛?为何让欧美也无可奈何?

打火机是如何风靡全球的?

古人类对火是既渴望又恐惧,不过当古人类开始能够驾驭火的时候,人类的历史也就彻底改变了。

随着人类的发展,对火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前现代时期中国就已经发明了类似打火机的火折子。

火折子也叫火镰子,是中国古时候专门研制出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取火工具。

火折子的制作方法也颇为讲究,首先用水浸泡薯蔓,随后将薯蔓压扁,混合棉花、芦苇等助燃物。

最后晒干,加入硫磺、硝、配上带有香味的松香,樟脑等易燃物,将外形折拧为绳,一晃就燃。

不过火折子制作流程繁琐也只有富人家用得起。

火折子算得上是第一代的打火机,这项技术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

真正意义上的打火机出现已经到了19世纪,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在年,无意中发现氢气遇到铂棉会起火。

这个化学现象让他灵光一闪。德贝莱纳利用稀硫酸和锌片反应产生氢气的原理,用试管、玻璃顶盖、喷嘴和铂棉组合制造出世界第一个打火机。

可惜的是第一台打火机体积太大,而且使用玻璃封装,容易碎,导致硫酸溢出,所以无法普及。

而世界第一个量产的打火机是在奥地利,比著名的Zippo打火机还早了十年。

年,一位名叫朱利叶·梅斯特的人在奥地利在创立了一家纽扣厂,主要是给军队的军服供货。

不过从年瑞典裔美国人吉迪昂·森贝克发明了拉链以后,纽扣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这个时候梅斯特突然对打火机动了心思,因为此时爆发了一战,战争席卷了整个欧洲。

所有的产业生态都遭到影响和破坏,而此时梅斯特听到前线的士兵抱怨,欧洲过于潮湿,阴雨天时火柴根本打不着,抽烟特憋屈。

梅斯特突然想起一战剩下最多的就是弹壳,所以开始用废弃的弹壳尝试制作燃油打火机,用旋转的金属纽扣和打火石摩擦,点燃用硝石粉浸过的灯芯。

可惜的是朱利叶·梅斯特的IMCO公司第一代的打火机刚刚面世,一战就结束了。

随后梅斯特开始走高端路线。

获得专利证书以后,IMCO开发出70多款外形迥异,但都是像子弹一样的圆柱形打火机,一出现就被众多贵族追捧。

在《功夫》电影中,斧头帮的匪头抛投打火机准备点燃母女的打火机,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一群男人们围绕莫妮卡·贝鲁奇谄媚地点烟时,所用的打火机其实都是IMCO。

后来各大奢侈品牌子也先后进驻打火机市场,包括纪梵希、登喜路,以及陪伴美国大兵所有战争的Zippo打火机。

那时候主要使用的都是火石打火机,当人用手转动轮子时候,会和轮子下的火石发生摩擦,产生火花点燃易燃气体。

火石的主要成为就是铈,镧,钕,镨等轻稀土元素。那时候就有了一种说话,用煤油点燃的烟更香,因为丁烷开始代替煤油成为主要燃料。

打火机一度像高档机械手表一样,代表着奢侈和身份的象征。但是一切都在上世纪60年代戛然而止。

因为在二战中出现了利用压电效应制造的炸弹。

压电效应的原理是,对压电材料施加压力,压电材料会产生电位差,不需要提前引燃,炸弹安全性大幅提高。

拆过压电式打火机的都知道里面有一个黑色的压电器,摁下去就会产生电弧。

就是我们摁下去的瞬间,压电器的弹簧施加压力锤击压电陶瓷,就会放电产生火花,这个火花也叫电弧,。

虽然打火机压电效应产生的电压较大,但是电流很小只有几微安。小时候恶作剧的时候都用这个电过人,应该很多人都被电过,不过只是麻一下,没什么危险。

上世纪60年代日本人就是利用压电效应造出了一次性电子打火机,一次性打火机主要由塑料、火花器,风罩,引火等20多个廉价部件组成。

低廉的成本一下让打火机成了廉价商品。

不过日本和美国签署《广岛协议》以后,日元大面积增值,制造业外迁至中国。,也把打火机的产业和技术带到中国。

中国利用更加低廉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将打火机的价格降到了更低的价格。

很快中国就成为世界最大的打火机生产国,年产量数十亿个,占据了世界8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但是中国打火机很快就遇到了巨大的麻烦。

中国打火机究竟有多厉害?

年,中国给美国出售的打火机数量就达到了万个,仅过了一年就出口数量就增长到了1.75亿个,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8亿个。

因为欧美生产的一次性打火机成本高达2美元,而我们的出口价格才1美元。

中国打火机凭借着廉价高性价的优势,冲击着美国本土打火机厂商的市场。

美国Zippo公司为了打压中国打火机产业,开始高价聘请说客去游说美国推动CR法规。

CR法规(ChildResistanceRegulation),指的是打火机要加装防止儿童开启装置,让婴幼儿无法使用打火机,降低婴幼儿制造灾害的可能。

而中国的打火机是没有这样的装置的。

该法案于年7月12日开始实施,中国打火机出口了巨大影响。

年中国打火机对美出口份额下降了17%,国内很多企业因此倒闭。

此时中国打火机行业协会主动出击,带着中国一众打火机公司开始技术研究。

但当时5种主流的打火机童锁技术专利,全部在西方企业手中。中国企业只能不畏艰难、迎难而上。一方面要规避专利;另一方面又要开发全新的技术。

终于在年,第一款满足CR法规要求的中国打火机面世。

之后,又有多家中国打火机企业开发出多款合规的打火机,中国打火机很快重返美国市场,在年迎来了50%的复合增长。

很多人纳闷,一个打火机的技术有那么难研发吗?

那你真的小看了打火机的技术含量。

一个打火机二十几个小部件涉及到化工,包括注塑、烧结、橡胶热成型、塑料拉伸、胶粘;还有精密加工业,包括材料冲压、折弯、电镀、喷涂、超声波焊接等数十种工艺。

只是打火机的原材料成本低,尤其是中国打火机,这么多年了都是1块钱,没涨价。

因为工艺升级,打火机的原材料成本一直不高,这是我国制造业一直在发展的表现。

但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年7月,欧盟也在BIC公司、瑞典火柴等公司的游说下开始制定CR法规。

欧盟还在年和年分别增加了中国打火机关税,甚至在年启动中国打火机反倾销调查。

美国打火机制造协会也在年推动发布ASTM标准,要求进入美国市场的打火机强制实施美国标准。

从这就能看出商战的残酷,也能看出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的困境。

中国打火机是如何逆转的?

有了这么多次历练,中国打火机企业可谓是反应迅速。

利用WTO的贸易原则,企业也有组织的整合意见,向欧盟和美国相关机构递交反对意见书,陈述抗辩法规不合理的理由。

年11月,美国ASTM标准的提案被否决。年12欧盟宣布CR法规不再生效。

但是年欧盟突然翻脸,迅速提出了新版的CR法规,一年后,欧盟CR法规生效。

可以说年开始一直到年的这14年间,美国和欧盟打火机企业企图利用各项法规和专利制造贸易壁垒,打压中国打火机的市场。

可惜美国和欧盟部分企业的恶意企图都被挫败,年12月12日欧盟也放弃对中国打火机的反倾销调查。

这场看不见的战争,最终以中国企业的胜利而告终。但其中也给了我们一些经验教训。

年温州打火机生产超过家,8成以上的产品出口海外。如果西方打击中国打火机,对于温州打火机产业就是灭顶之灾。

中国企业和法国BIC公司交涉时,还被对方藐视和污蔑,认为中国企业就是抄袭者,生产的都是仿冒品。所有中国自研的产品都很容易被贴上“仿冒品”这个标签。

但中国制造业能取得成功,最大因素就是价格便宜,人都会倾向于物美价廉的产品,这是人性。

中国打火机价格低廉的最大原因就是人力成本便宜,以及制造工艺也不错。

全球CR的专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大约有多种,大部分都是美、日、法为主的西方国家。

其核心原理就是让压电装置比较难按,而且必须一直按着否则排气阀就不会放气。

打火石火机也是采用类似的设计,控制放气阀,增加摩擦力让很小的孩子根本无法使用打火机。

成年人一直按压或者摩擦打火机都觉得手疼,更不用说孩子了。

中国企业在无数围堵之中逆势而为,除了打火机还有很多制造业企业都有类似的故事。

年美国《时代》周刊风云人物排行榜,罕见让中国工人上榜。因为中国企业成功发展的背后,是无数中国工人的努力。

但打火机产业的发展,也让我们无法忽视一个问题。

打火机在现代社会更多的是用于点烟,而烟草的成瘾性和危害一直是人类身体安全的挑战。

现如今打火机的数量还在增长,这意味着全球对于烟草的需求依旧旺盛,中国打火机的出口地主要在印度尼西亚、印度、非洲、南美等欠发达国家。

因为贫穷导致的生活压力,加大了当地人对烟草的需求。中国便宜的打火机就成了很多吸烟人群的标配。

这几年电子烟开始兴起,打火机的销售数量增幅开始减缓。但是电子烟的危害也不能忽视,尤其是青少年更偏爱电子烟。

国家很早就明令禁止对于未成年人销售烟草、酒。但是电子烟打着新科技的头衔,这些企业一直骗补,一直到今年6月1日才被列入向未成年人禁售名单之上。

对此我个人呼吁,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向未成年人销售成瘾品的个人和企业,看我视频的吸烟观众为了自己的身体,也要减少吸烟数量,慢慢开始戒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913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