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前热身,情意浓浓
在会议主持人对支老师作介绍后,支老师要求同学们代表支老师再补充两句,学生一时茫然。
1.师:都不敢举手,那就说明你们不行了。你们真的不行了?
(面向全体听课老师)如果上得不好,而且很可能上得不好,请多多包涵!(掌声)
2.师:现在我问大家三句话,你们要如实回答,说真话。(1)上课时,想说话了,你敢不敢说?(生:敢!)(2)上课时,想笑了,你敢不敢笑?(生:敢!)(3)上课时,想睡了,你敢不敢睡?(生迟疑,有的说敢,有的说不敢,气氛异常活跃。)
3.师:上课了,我问一句,大家答一句--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真精神!
生;老师真精神!
师:同学们真可爱!
生:老师真可爱!(众笑)
师:我都快70岁的人了,能可爱吗?老顽童!应该怎么答?
生:老师真慈祥;老师真和蔼;老师真幽默!
师:可我最愿听的是老师真健康!人老了,总想多活几年,愿听健康的话--同学们请坐!
生:老师请--坐!
师:叫我坐哪?席地而坐?(众笑)
生:老师请讲。
点评 短短的几分钟互动,课未始,情已浓。这就是新课程追求的良好课堂生态环境。它为后续的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乐于表达营造了良好的开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话题引入,不着痕迹
师:我发现,你们穿着一样的衣服,是不是校服?(拉一生上台)谁来说说你们的校服?
生:我们的校服有白、绿、蓝三种颜色。
师:哪些白,哪些绿,哪些蓝?这样能听清楚吗?
生:胸前绣着校徽,裤腿上绣着几个图案。
生:衣服背后用英文写着:“shaowushixiao”。
师:(仔细辨认)那是英文吗?好像是汉语拼音。(众大笑)
生:衣服用的是拉链,袖子上有几个重叠的三角形。
生:衣领上也有拉链,冬天可装上帽子。
师:(相机板书“款式、色彩”)穿起来感觉怎样?
生:挺精神的。
师:还有呢?
生:方便,好运动;是学校的标志;有整体美。(师相机板书“功能”)
点评 老师从学生日常的衣着入手,从学生身上的校服谈起,犹如拉家常,好似信手拈来,全无写作文的架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角色,毫无作文难的畏惧感。
三、提出不足,倡导真言
师:对校服很满意的举手,不满意的举手--要敢于说话,要说真话。大胆提意见,我保证,老师、校长不责怪你们。
生:校服材料不怎么好。
生:穿了三年,我的拉链就坏了,质量太差。
师:都穿三年了,拉链才坏,这拉链够结实的了。(生笑)
生:衣料太薄。
师:冬天不保暖。
生:里面有一层鱼网似的东西,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师:是不是指里子,散热的?
生:能否改成红色,穿起来更精神些。
生:换衣服时,我发现手和脚上都有印痕。
师:是不是收口太紧了,会勒人--谁叫你的手脚长那么粗!(生乐)
生:会褪色。
师:颜色不牢固。
生:口袋易破,许多同学的口袋都是漏的。(引起学生共鸣,众附和。)
师:丢钱包了?
生:太贵了。
师:你要价廉物美的。
生:里子会露出来,难看又难受。
点评 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