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嘴上有拉链,行动有分寸r

有偿征稿,点击查看

文|C妈

本文由|CC爸妈(cc-bama)

授权发布

  前几天刷到一个视频,新一季的《浪姐》里,做为首届超级女声总冠军的安又琪,16年间从不松懈舞蹈训练,却在舞台上忘记了舞步,她错愕地站在舞台上,手脚凌乱,让人看了心疼。   而以自信豪迈著称的那英,也在舞台上忘记了舞步,但却坦然即兴发挥,以“那英舞蹈作法现场”冲上了微博热搜,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在某一项能力上,有些人并不卓越,却依旧自我感觉良好;但有些人能力不相上下、甚至更好,却经常自我怀疑?   这种强大的自我价值感,本质是一种高自尊。   自尊心这个抽象的存在,不管对成人,还是孩子而言都太重要了。   高自尊的孩子,对自己评价普遍高,哪怕失败了、做错了,也能潇洒地说一句:“这次我失败了,那又如何?我下次再努力试试就可能成功。”   而低自尊的孩子,尝试的时候,就犹犹豫豫,失败了则会自我否定“我什么都不行。”   高自尊的孩子,能聚焦于自己优势的领域,哪怕被人否定了,也能说一句,“人又不是处处完美才最好,我还有好多好多其他优点呢~”   而低自尊,把自己的价值寄托于外人评价,因一点小事,就全盘否定自己。   总忍不住把芝麻大的小事,当成天大的事,小到一句批评,一个完不成的任务等等,都会让他们否定自己的价值。   心理治疗大师斯科特派克说:“高自尊必须从幼年开始培养,成年后再补救往往事倍功半。”   平日里最容易导致孩子低自尊的两种情况,我们要尽力避免。1不信任孩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最受孩子喜欢的10种父母做法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信任我。   但调查却显示,95%的父母根本不信任自己的孩子!   看到这个调查有人肯定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可能啊!我很信任孩子好不好。   尽管我心里也不愿承认,但对照实际行动,也是自惭形秽,简直是实力演绎了什么叫做“不经意间充分展示了对孩子的不信任”。   不信任孩子的能力:   孩子帮忙端盘子,你却说:“你端不稳,别把盘子打碎了。”   孩子拿扫帚扫地,你却说:“别扫了,你扫不干净。”   孩子磨磨蹭蹭的跟扣子较劲,你却说:“我来吧,这个扣子你系不上。”   因为总觉得孩子还小,没经验,所以认为孩子这不能干,那干不了。   这不就是明显的不信任孩子的能力么?   它给孩子造成一种负面暗示,让孩子认为“我是不行的,我不能。”   不放手试试怎么就知道孩子干不了呢?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道:   培养自信的方法就是,做你害怕做的事,获取一次成功的体验!   信任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孩子连尝试的机会都木有,更不用说体验努力做好一件事的成功了,连自信心建立都是个问题。   可是,就是真的太担心孩子做不好怎么办?   尹建莉老师说:多余的提醒和安慰满足了家长,却给孩子不信任和侮辱。   所以啊,下意识回绝之前,不妨先思考一下,这件事,孩子一定真的不会做、做不好吗?   可不可以让她试试?做的不完美能不能包容?   不信任孩子的言行:   孩子说肚子疼不舒服,你却说:“真痛还是假痛?不要为了不想去幼儿园装病!”   孩子自己在房间里呆了很长时间,你觉得:“是不是在搞破坏?是不是在偷玩手机、偷看动画片。”   当孩子被老师批评的时候,你忍不住反问说:“老师为什么只批评你?肯定是你有问题。”   类似这样的情况,你总是在信任与不信任之间摇摆。   因为我们总是怕,万一孩子撒谎呢?   撒谎也要信任他!而不是戳破他!   女儿也曾因为撒谎肚子痛不想上学。   我稍加试探,便知道她在撒谎。   精明的大人想要识别单纯的孩子的谎言太容易了!   但,这有什么好骄傲的呢?   当面戳穿孩子,除了让他无地自容、感觉自尊心被践踏之外,我想不到任何好处。   就像孩子摔倒了,你觉得摔得不重,可孩子就是看着你直哭,如果你说一句:“摔疼了,来,妈妈抱抱”,他就真的不疼了。   但如果非要纠结于,是否摔得真严重?是否值得哭?那他就不仅是身体疼了。   孩子撒谎,必然有原因,戳穿了谎言,也解决不了原因。   我小时候很学渣,也常常因为不想上学称病。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自己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那是一种紧张到极致的豪赌——我拿我的身体健康去拼父母一个信任。   这已经是一个年幼孩子筹码的底线了,如果身体都豁出去了父母还无动于衷,我还能怎样才能让他们相信我?   好在,我赌赢了,我的父母从不揭穿,他们会照常关心我的身体。然后,看似无意的询问我不愿上学真正的原因,从根源上解决我的烦恼。让我知道,直接说也能被接纳,没必要撒谎。   为人父母后我才明白,那不过是看破不说破。   养女儿后,真的很想跟父母说一句:“谢谢你给我面子。”   不让孩子承受当场被揭穿的羞耻,知道自己可以无条件被爱,才是培养高自尊的正确方式!   每个孩子降生到了世界上,他最信任的人就是父母了。   如果连父母都不信任自己,孩子就像是被全世界抛弃一样,孤单又无助。   乔伊爱斯·布拉泽说:爱的最好证明是信任,彼此信任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得到的信任越多,孩子的自尊水平才能越高。   所以,信任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动词,并不是名词,我们要用行动告诉孩子你相信他。2人前揭短,当众斥责   做了父母后,当孩子犯错、任性时,确实会有一股莫名的火气袭来。   不管在何时何地,便会不受控制的想立刻纠正他们,教育他们。   甚至有人认为,教育孩子就应该在众人面前,知道了丢脸,才会长记性。   殊不知,这只会给孩子带来羞耻感,对于自己的错误反而会被忽视。   因为这很容易让孩子的   试想一下,你在大庭广众被领导训斥你的第一想法是啥,是无地自容地想着如何快速的离开,还是在想自己的错误应该怎么改进?   想必都是前者吧。   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如何毁掉你的孩子》中提到:   想要彻底毁掉一个孩子,终极杀手锏就是:当众出孩子的丑,当着外人(同学/亲友/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   孩子当管时可以管,但批评孩子,最好是在一个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空间,在外不当众教育孩子,尊重了TA的脸面,也保存了我们的体面。   父母越是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子女对自己名誉也就越看重,也会更努力地去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   越是当众宣扬子女的过错,让TA无地自容,那么TA便会破罐子破摔,愈发不顾及颜面,也就愈难管教。   记得《少年说》中,有一位高一女孩叶芷青上台喊话妈妈,希望妈妈能够关起门来教育自己,不要总在外人面前对自己发脾气。   妈妈却不以为然:在外面,是妈妈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面子重要?   很显然,许多大人自然而然的以为,小孩子不要面子的。   小孩子在外面让自己下不来台(超市里撒泼打滚非要买糖、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自己就丢了面子,管教一番,面子就找回来了。   小孩子在外面表现不好(跳舞没别人进步快、融入环境没别人快),自己就丢了面子,嘲讽一番,面子就找回来了。   “我家的孩子骨头硬,跳舞就是瞎混混,也不指望着能学出个啥来!”   “这孩子就是太内向了,不爱打招呼不合群、不用管他,你们先玩。”   大人的面子找没找回不知道,但当众宣布孩子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无疑相当于把孩子小心翼翼维持的别人对他好的印象踩在了地上,实在太伤孩子自尊了。   作家桐华说:“小孩子很多时候比大人还爱面子,因为世界小,所以所有的小事都不小。”   让孩子失去自尊心的方式有千百种,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是一种伤害。   但要想重建,却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   让我们做一对嘴上有拉链,行动有分寸的父母吧。来源:CC爸妈(cc-bama)CC爸妈:“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爸-中国医科大学硕士,C妈-报社育儿编辑,公益普及婴幼儿科学养育、疾病、心理知识。太多人指挥你如何养孩子,却从没人教你如何做父母,跟我们一起少走弯路吧。原文标题《“妈妈,谢谢你给我面子”,高自尊的孩子都是这样养出来的~》转载已获授权。编辑:白杨

往期走心文章·推荐

孩子的每一次犯错,并不是一个麻烦

如果可以重新养育孩子,我一定不会再犯这些错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是什么?

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做对了一件事

还在追着喂饭?这个坑娃行为危害太多,快住手!

孩子别养在鱼缸里,当如鲲鹏,入天空与大海。

父母们,这项能力才是孩子未来的生存之道

做更好的父母,从淡定的面对孩子的哭闹开始

父母有眼光,孩子才能把梦做大一点

真正好的教育,是“豆腐嘴,刀子心”

孩子觉得学习“苦不苦”的关键,在于你怎么教

这3种家庭,最容易养出抑郁的孩子!

课外班,最多是“锦上添花”,绝不是“雪中送炭”

二胎中老大的心声:“我想被爱!我想被看见!”

父母的嘴,会“说”出孩子的人生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0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