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论根买,北方论车买,南北菜市场差距究

微博热搜终于开始讨论南北方菜市场的差距了!

说实话,作为一个北漂,没想到第一次水土不服是菜市场带给饱妹的。

做鱼想买两根小葱,去菜市场里一看,傻眼了,这里的葱都是按捆卖,一捆足有小手臂那么粗。

想炖点排骨汤喝,走到卖肉的档口前一看,还没吃呢就感觉自己已经饱了。

另一位南方来的饱妹也在群里表达了同样的困惑:

相信每个初到北方的南方人,在买菜这件事上一定都有一段血泪史。

还记得小时候去楼下菜场帮父母跑腿,买一个土豆、一个辣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现在在北方菜场你跟摊主说买一个土豆,他一定会露出满脸“就这?”的复杂表情。

后来我才顿悟南方人买菜的标准是:嗯,今天够吃了;北方人买菜的标准是:只要我还拿得动。

没被塑料袋勒的满手红印,都不好意思走出菜市场。

因为这不同寻常的购买量,小推车成了北方人逛菜市场的标准配置、灵魂战车。

每次去菜场都能看见北方阿姨们人手一辆满满当当的小推车,人车合一,游走于各个摊位之间。

对于北方人来说,每一次买菜就必须经历一次小型爆仓。

来感受一下北方人买菜的量词:一扇排骨、一捆葱、一车白菜...

一次买够南方人一年的量。

南方人真诚发问,这冰箱的内部结构要怎么优化才能塞得下这么多东西?

答:家里还有个冰柜。

而南方人买菜就没有这么豪横了,去一次菜市场一个塑料袋里可以装五六种不同的菜,每种菜都只买一点。

姜和蒜都可以论个卖,小葱可以论根卖。(真·独居人士的天堂。

换到北方,老板可能大手一挥:“这么点东西怎么算钱?送你得了”

南方摊主的心思有多细腻,去菜市场买条鱼,摊主除了帮你刮鱼鳞、清理内脏这些常规操作,还会提前问问你准备怎么做,他好帮你片成鱼片或者改花刀。

▲北方人看了直呼离谱

削皮、切丝、切块、切段,只要你开口,南方摊主都有求必应。

可提供的服务有且不限于:大蒜剥皮

鸡肉去骨

连玉米都可以帮你剥成粒。

看到这里北方的朋友流下两行热泪,原来王刚老师视频里说的热心摊主是真的存在的。

天秀bot

还有更贴心的,山药去皮切块,免得弄得满手都是绒毛;毛豆剥粒,节省不少处理食材时间;鳝鱼去骨,口感更好,要是有需要还能帮你切成鳝丝。

就算不是一个摊位买的,你说一声老板都可以顺手帮你都处理好。

SoBiuPa

甚至还有还有擀好的饺子皮、调味好的鸡丁卖,回家直接起锅烧油就可以做饭了。

要我说南方人懒都是摊主给惯的,这售后服务也太好了!

上海菜市场总会有修拉链的师傅。且多半都是扬州来的。

云南菜市场到处都是叫不出名字的野菜和菌子。

福建菜市场总能买到最新鲜的海货。

广东菜市场的中药铺还能帮你代熬中药。

每个南方小孩都有在家长做饭腾不出手时,被叫去附近菜市场买两毛钱小葱的经历。

在南方人的记忆里菜市场是鲜活且富有人情味的。

晚上不知道吃什么,和摊主聊聊天,三菜一汤的菜谱马上就有了,还附带解说教程。

宛如人形「下厨房」。

▲南方摊主人均新东方金牌讲师实锤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南北不同的饮食习惯,也孕育了不同的菜场文化。

你觉得鱼片方便,有人还就认为铁锅炖大鱼吃着过瘾呢。

北方菜市场豪气,南方菜市场精致,而相同的都是人间烟火气。

你更喜欢南方菜市场

还是北方菜市场?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45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